“施工现场文明规范,工地标准化、信息化值得我们学习!”
“项目部建立了安全生责任制,责任清单明晰,‘管’、‘监’分离责任落实到位、有成效。”
“爱心驿站建在隧道口,为一线人员提供夏天乘凉、冬天取暖、遮风避雨的应急场,是切实关心职工的做法。”
“跟车的讲解员是聘请的专业导游吗?会议服务卡好贴心”......
这是7月10日,中国中铁安全生产“管”“监”责任落实经验交流会在中铁北京工程局中兰铁路项目召开时,股份公司领导及兄弟单位参会人员对中铁北京工程局、一公司各方面工作给予的肯定和称赞。
至此,经过15天筹备的会议终于完美收官。回顾这场紧张的“备考”,筹备人员表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切付出都值得的”。对一公司来说,更是锻炼队伍、增添信心、展示形象、提升知名度的契机。
态度决定一切
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生产“管”、“监”分离责任落实是股份公司当前的重点工作。中铁北京工程局中兰铁路项目作为“管”、“监”分离试点,2019年6月被确定为经验交流的现场观摩点。这一项光荣的任务,是一公司承办的最高层次的会议,代表着一公司的管理水平,更展现中铁北京工程局的品牌形象。为此,集团公司和一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体筹备人员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态度确保此次会议顺利召开。
筹备组在集团公司、一公司、项目现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各项工作,选派精兵强将,组织系统业务骨干进入项目帮扶指导,中兰项目部全体人员迅速进入状态,积极投身这场大考,夜以继日地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正是因为从上到下全体人员都坚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够团结一心、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良好的成效。
细节决定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典故,强调无论是办文办会办事,还是落实上级部署,都应该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
集团公司、一公司在6月初接到办会任务后,领导班子迅速召开会议,出方案、定措施,通过精心策划,划分了现场组、内业组、信息化组、报到组、交通组、解说组、餐饮组、住宿组、宣传组、会务组、协调组等十余个小组,两天之内从公司本部抽调40余人集结到中兰项目部,和项目部全体人员共同紧张而忙碌的“备考”。领导小组按照“责任分工、按时推进、及时汇报、协调沟通”的总体思路,每天下午召开协调会,集中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场组在隧道进口全方位指导施工、调配设备,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内业组准备了试点方案、宣贯学习、文件汇编,项目部责任、考核、监督三大体系、培训考核等20套不同类别的资料;信息化组将隐患智能排查系统、过程管控智能系统、中央监控系统等六大系统后台调试演练上百遍;报到组及会务组来回确定参会人员信息,提前发送温馨提示,核对接送机航班时间等,直到报到前一天的晚上10点才确定好所有信息;宣传组将现场、驻地和会场所展示的展板、画册、视频等反反复复调整修改十余次。
会议召开前,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少魏到达中卫后,迅速召开协调会,全面了解各小组工作进度,给予指导性意见,确保工作推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卫红连续几天在工地检查指导、现场开会;一公司党委书记王晓龙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对后方各小组再进行细化分工;公司总经理王朋一直在工地现场、驻地、会场协调指导,会前一天坚持到凌晨四点。与此同时,集团公司、公司各业务部门部长都坚守在一线,亲自动手整理现场、盘点物资、检查机械,有的人手擦破流血也坚持在现场。项目部全体人员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岗位职能,确保工作做细做实。这场考验让一公司人感受到了协同作战的伟力,体会到了认真才有完美的结果。
有了辛勤的耕耘,才有收获的酣畅。从这次活动经验来看,上级正确领导是保障,精心策划组织是基础,认真执行落实是关键。
一次成功的经验交流会是这样,整个企业发展亦如此。当前,“双千双百”发展计划和“184561”发展战略,已经擘画了企业发展蓝图,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全体人员撸起袖子加油干。记得在经验交流会上,股份公司副总裁刘宝龙说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强,我们都可以做到,但是要像太阳一样东升西落,生生不息恐怕就会很难。”这也警示我们,必须要保持驰而不息、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勇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追梦人。(作者:李杰 方南洲 编辑: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