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北京公司参建的银川至西安高铁银中段开通运营。
银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是推动“一带一路”的快速通道。线路建成后,将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和银川为中心的沿黄河城市带之间的便捷通道,通过西安铁路枢纽与全国高速铁路网实现互联互通。
北京公司承建的银吴客专工程包括吴忠站、灵武北站、银川东站、银川站、银川动车所及维修工区5个工点及沿线的生产生活房屋及其相关附属工程施工任务,共68个单体工程,施工范围长达80公里。施工期900天,这无疑是场硬仗。北京公司调集精兵强将入战场,全体参建人员以“战必胜,攻必取”的坚定信念,积极克服临近营业线施工、多单位交叉施工、高空作业、天气恶劣等种种不利因素,使整个攻坚战有条不紊地进行。
日日夜夜抢工期
时间就是保工期的生命。面对工程难点,项目部高标准严要求,总工程师王涛带领技术人员多次进行集中研讨,秉持着“提高品质,技术先行,专业精炼,技术过硬”的原则,共优化方案8项,大大提高了方案的可行性。
为提高工程质量,项目部对房屋地基处理由高压旋喷桩变为螺杆桩,让房屋地基更加牢。在银川动车所存车场消防系统中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确保不管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快速开启供水灭火,提高了安全性能。为确保“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项目部美化动车所绿化,将工作生产、生活休闲与绿化景观进行紧密结合,呈现花园式的庭院景观,满足了站区工作者的休闲、健身、娱乐等多种生活需求。
在银川站高速场改造工程中,面对重难点多、交叉作业复杂、工期紧张等问题,项目部抢占先机,大力推行流程化管理系统,确保计划、执行、控制、监控和改进程序紧密衔接,工序与工序、班组与班组之间无缝对接、合理循环,实现了规范化运作、程序化施工、制度化管理、精准化控制。在前期施工现场水、电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项目部积极与银川站各站段协调,经过多次沟通,确保了水、电的供给,为现场施工创造条件。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空中接力、高空对接等行之有效措施,硬是将一榀一榀的桁架吊装作业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受到业主单位的高度赞誉。
保工期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物资保证。2018年是施工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需要充足的物资供应。物资部长高永刚带领物资人员及早谋划,在采购流程复杂,重点物资多、急用料多的情况下,物机部全体人员从计划下达、到采购执行再到物资验收入库,环环紧扣,保证了物资“速度快”“定位准”“时间短”到达现场。在零下十几度的钢材料场,材料员那“美丽冻人”的身影来回穿梭检查、盘库,形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制度为上保安质
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追求“零违章、零损失、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目标,解决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的问题。
科学完善的制度一直支撑着整个项目施工的安全控制。项目部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贴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项目部安全管理手册,各项制度一应俱全,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章可循的制度保障。
安全教育始终伴随着项目安全施工,项目部针对工序不同,制定不同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做到培训行之有效,贴合实际,避免纸上谈兵。面对多种检查,项目部针对不同检查,制定不同迎检方案,做到天天有检查,天天有记录,天天有总结,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
在900个日日夜夜里,项目党支部也一直发挥着自我优势,通过卓有成效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员工的拼搏斗志,为夺取攻坚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自2017年7月,北京公司的全体参建者已经在宁夏这片土地上奋战了900天,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圆了千千万万宁夏儿女期盼已久的高铁梦,因为他们的坚持,宁夏正式步入了高铁时代。(作者:马欢 李信茹 编辑:申阳)
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