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卫红到中兰铁路项目开展专项检查,进行现场办公

3月17日至19日,中铁北京工程局总经理张卫红,副总经理王朋、许志忠一行到一公司中兰铁路项目开展专项检查,进行现场办公。集团公司工管中心、成本部、稽查队、西北指挥部、一公司等相关负责人陪同。

张卫红一行实地察看了香山隧道各施工工点,重点查看了1号斜井第三系富水砂岩层现场情况。针对目前项目遇到的“世界级难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项目按照专家会意见尽快组织施工队伍和设备进场,开展试验作业。他在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动态优化施工组织,提高安全质量工期意识,紧盯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管控,做好各工序衔接,确保安全质量,提高施工功效。检查组深入现场检查,针对施组、安全、质量、现场文明施工、成本管控和二次经营提出指导性意见。

在19日召开的施工生产推进会上,张卫红指出,一公司和中兰铁路项目要重新认识项目的严峻性,围绕香山隧道地质变化、工期风险、成本风险等重新制定目标,要正视困难、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张卫红要求,一是除粉砂层外,其余掌子面必须按计划完成。粉细砂层要根据地质不断优化调整,动态调整方案,功效要达到同类水平。确保成本不能亏损,信用评价目标必须是A类。按照工期要求重新安排施组,重新配置资源,各项方案动态优化,施工无间隔,确保明年开通。粉砂层专题施工组织,按专家会意见制定专项施组。二是确保施组落实,按业主要求倒排工期,包括和粉细砂层专业队伍一一见面,将施组和工期落到实处。粉砂层专项方案专家认可,项目部具体实施,一公司后台管理。三是确保安全质量受控。必须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应知应会培训,进行安全质量培训,实行动态化管理。四是按方案图纸进行施工,绝不能偷工减料,作业层特别是各工区区长和项目部班子带班制度必须落实,一公司班子督导组进驻现场。五是抓好成本管控,首先解决隧道超挖和材料超耗问题,开展成本专项整治,一公司牵头、项目部实施,提出专项控制目标,集团公司领导和成本部制定目标,提交整个专项治理的方案目标和工作计划。重新制定控爆方案动态调整,严控材料超耗,认真研究合同,研读相关管理办法,寻找成本缺项。

王朋、许志忠分别对下一步工作和一号斜井大里程流砂段施组提出具体要求。工管中心、成本部、稽查队负责人分别在会上,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

中铁北京工程局承建的中兰铁路香山隧道全长17763.3米,1号斜井全长949米,斜井大里程围岩岩性为上第三系砂岩,呈粉细粒结构,岩体破碎,成岩作用差,为极软岩,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孔隙水,砂岩在地下水作用下,其工程性质迅速恶化,围岩稳定性极差,易发生坍塌。目前,香山隧道已掘进12757.9米,进入全面攻坚决胜阶段。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香山隧道1号斜井里掘进,就如同在浇上水的沙子里打洞。施工开挖中掌子面及拱部背后常伴有涌水、涌砂等现象,出水水流带走砂粒,造成掌子面前方及拱背围岩发生滑塌,施工风险巨大。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下艰难掘进,连续几个月来开挖仅十几米。2021年2月9日,在对掌子面上台阶左侧进行开挖过程中,一开始注浆效果良好,但拱顶左侧有一处间歇性喷水冒泥,左侧拱脚处有一股状水涌出,为了安全考虑,拱脚2米未开挖。不到一小时,掌子面前方及拱背围岩发生了滑塌,形成空腔,非常危险,现场立即对掌子面进行喷砼封闭,并对空腔部分进行了加固注浆,无法继续掘进。

自项目部遇到“拦路虎”以来,采取多项施工工艺都无法解决,当即上报银川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召开四方会议,确定针对性施工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加密超前小导管注浆、超细水泥双液浆进行注浆加固,但开挖效果未得到改善。随后,指挥部先后组织召开6次会议,对施工方案反复研讨,过程中采用了密排双层小导管、管棚+超强小导管+洞内轻型井点(含超前)降水等方案,但都无法实现对此地层的有效固结,开挖过程中依然流砂不断,多次溜塌,安全风险极高,导致施工进展缓慢。2021年3月1日,应银川工程建设指挥部和中铁北京工程局邀请,国铁集团工管中心一行专家会同兰州铁路局、宁夏国有资产运营集团、城际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北京铁研监理等到现场实地勘查,研究决策方案,最终建议采用非常规性组合工艺工法进行施工,并将香山隧道1号斜井大里程粉砂段定性为“世界级”难题。

香山隧道是中兰铁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中铁北京工程局作为施工方,在银川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院等各方的帮助下,通过改变工艺工法等措施,向这一“世界级”难题发起挑战。目前,项目部集中了技术团队力量,正在紧锣密鼓地总结技术工艺,进行技术难点攻关,参建人员有信心、有决心攻破这一“世界级”难题,全力确保工程建设进度。(供稿:一公司 编辑: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