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壮,现任机场分公司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经理。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重庆轻轨、京沪高铁、兰新高铁(甘青段)、大同美术馆、赞比亚恩多拉国际机场等多个项目建设,参建的项目曾荣获市政金杯、重庆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中国钢结构金奖等荣誉。参加工作20年来,戴春壮始终坚守初心、恪尽职守,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第四届劳动模范。
为企业尽责
“逢山开路越天堑,遇水架桥绘彩虹……”2020年9月,初赴巴基斯坦、唱响《开路先锋》司歌时,戴春壮就许下了服务企业、创誉海外的铮铮诺言。
作为机场建设专业的“多面手”,长期身居海外的戴春壮深知国外工程建设的不易,要承受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考验,从带领7名“援巴”出征人员出国那刻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和他的团队在海外机场工程建设中干出一片新天地。面对紧张的工期、繁重的施工任务、当地匮乏的物资资源和恶劣的自然社会环境,戴春壮不等不靠,疫情之下临危受命,多措并举复工复产,科学合理制定施工计划,与大使馆、巴基斯坦中资企业以及各共建单位保持了良好关系,全力以赴抓好工程建设。
援巴项目意义重大,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作为项目负责人,为了能够早日到项目筹划前期相关事宜,戴春壮连续多日挑灯夜战,学习援外各项规章制度。新冠疫情期间,他利用在国内防疫的宝贵时间,对机场建设施工中的重难点反复分析,和技术团队比选技术方案,研究制定施组,顺利通过了合作局各部门和外聘专家的面试。尤其是提出AC中下层、SMA面层满铺的施工方案和机械配置方案,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提出的机场三个停机坪的施工顺序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先后编制了不停航施工、围界迁改方案、围界迁改安全评估报告、原材料采购、进场、倒运等方案并协助完成了投标报价工作。
为工程担当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不惑之年的戴春壮喜欢和项目年轻人在一起,始终保持和年轻人一样的心态和激情。为了推进工程建设,戴春壮和他的铁骨“硬汉”们,精心雕琢“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跨区域互联互通的“明珠”,护航工程生产、安全、防疫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自工程开工至今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疫情之下,项目营地内的中巴方员工无一人感染新冠,防疫工作有条不紊。日复一日,始终如一。在戴春壮心里,把工程干好,不出安全质量事故,确保工程安全、人员安全至关重要。他悉心指导团队做好税务策划、当地物资采购、援外制度、合同谈判、巴方员工管理、海运清关报关、反恐防恐、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为公司培养综合海外人才团队。他统筹考虑项目在手资源,倒排工期,倒推库存物资和设备,每日做好人、料、机的合理配置计划,带领团队起草工程建设标准化流程,多次组织强化培训,不断提升工程管理质量。
为确保工程按期竣工,戴春壮带领团队进入全力“拼抢”状态,调整作业时间,做到人停、机不停,节假日不停工并日夜加班。经过反复论证,打孔、增湿的强夯试验总结报告已通过专家论证。通过劳动竞赛、加大奖励力度等方式,调动员工和外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分段分片施工流水作业,关键工期不再受当地复杂环境的制约,按照节点目标顺利推进。
为职工服务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海外工作4年,戴春壮仅回国3次,在他心里,为企业尽责、为工程担当、为职工服务就是最好的办实事。他会和项目员工一起哼唱红色歌曲,激励员工在困难中找办法,在奋进中汲取力量。
守望相助,不忘回馈地方。5月13日、14日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节日——开斋节,节日前夕,戴春壮带领团队为项目巴籍员工送去牛奶、口罩、防暑降温药品、活羊、饮料等慰问品,默默践行着中铁人的“夏送清凉”。虽然肤色不同,语言需要翻译,但是带上“中国中铁”安全帽,穿上“中铁北京工程局”防护服的那天起,就是进了“中铁门”,成了“中铁人”。因为疫情,热情的巴基斯坦员工不能拥抱中方员工,但外籍员工们纷纷伸出了大拇哥,不停拍手点头,表达着谢意。
项目管理人员一年365日都在驻地和施工现场范围内活动,每日走同样的现场,看同样的风景,唯一变化的,是工程每天的进度。每逢重要节日举行升旗仪式,戴春壮会叮嘱工会主席多准备几顿饺子,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国内时事和家人情况,每个人都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戴春壮总是鼓励大家:“咱们吃苦,家人就能少吃苦,咱们住板房,家人就能住楼房,咱们好好的,家人就放心,咱们都要好好的。”每次出工,他总要叮嘱大家,把每一道工序都控制好,走路时多注意脚下,别踩着钉子石子,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