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懿伦,现任北京公司新建安九铁路站房项目总工程师。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建中铁西安中心、中铁阅山湖、京雄铁路、黔张常铁路、安九铁路等工程,多次荣获集团公司优秀技术人员、北京公司先进个人等称号,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
在安九铁路建设过程中,作为项目总工程师的姚懿伦深知肩负重任,对外积极协调营造良好氛围,对内严抓施工管理锻造精品站房,圆满完成了各项施工建设任务,在铁路站房领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各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和肯定。
精益求精,钻研技术
有着丰富铁路工程施工经验的姚懿伦临危受命,第一时间来到安九铁路站房项目,组建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主抓技术策划,强化技术管控,圆满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调查、技术管理制度编写等前期施工任务。根据高铁站房工序转换快、专业多、标准高等建设特点,编写并组织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专家论证5次,累计审批方案130多个,为项目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站城融合、一站一景”,“如何将设计图纸完美复制粘贴到现实世界中去”,这成为姚懿伦不停思索的问题。为了得到更优的技术方案,他一直在极其相近的数据的对比中,寻找最优方案,找到最美呈现。在他的努力下,2个月内先后完成3座高铁站房钢结构、金属屋面、外幕墙、室内装饰装修深化及景观绿化等14种图纸深化及签认工作,累计深化施工图纸1400余张,共优化技术方案40余种,申报专利8项,铁路技术改革4项,申报国铁集团工法汇编2项。同时,他以“抓效益、创信誉”为主线,从方案优化施工、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出多项优化,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
匠心打造,铸就精品
面对国铁集团“畅通融合、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绿色温馨”的建设理念,他严格执行业主相关规定,认真落实“文化挖掘、方案先行、贴合实际、样板引路”的工作方法,他一边咨询当地老者,学习潜山古皖国、太湖花亭湖、宿松黄梅戏等地域文化,与相关单位共同提炼文化精髓;一边从各式各样的石材着手,研究其属性,从质感、材质、美感、实用性、适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单位、业主单位进行50余次讨论交流,经过国铁集团4轮审查,最终将三个站房打造成为极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时代铁路中型站房标志性工程。
为落实国铁集团“改善旅客候车空间,提高旅客舒适度”的要求,他推翻原有设计方案,大胆创新,摒弃封闭式吊顶做法,采用开放式空间设计理念,对潜山站一层候车空间进行优化,一层候车厅净空由原5.4米提升到了8.18米,成为现有中型铁路站房一层候车厅层高优化的唯一站房,并获得实用性专利、省部级工法、铁路工法汇编内容等多项科技奖项,得到一致好评,社会反响效果良好。同时,在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在走道横梁上预埋管线,实现走廊净空由2.4米提升至2.7米,为乘客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他将技术与实用性完美结合,在施工过程中,站房采用现浇异形混凝土雨棚柱,主体施工过程中采用定性龙骨及定型钢模进行雨棚线形控制,并将原有站台雨棚单组爬梯优化为伸缩式爬梯,方便维修职工使用。为了使石材门更轻巧灵活,将原公共区域消火栓的干挂石材进行掏空,采用蜂窝铝板进行背面填充,既美观又实用。
他说:“从没有一种坚持被辜负,只有不断的向前,才能够收获更好的自己。”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姚懿伦从未停止过,挥洒青春热血,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拼搏,勇当先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供稿:北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