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如其来,原本繁华热闹的北国春城,一夕之间按下了暂停键。为了守护这座城市和人民,中铁北京工程局主动请战,组织援建队伍奔赴长春。这支战“疫”先锋队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全力以赴、昼夜不息,高站位、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长春市隔离病房建设任务,充分展示了央企担当和中铁速度。
24小时不停工 全力保障交付目标
3月中旬的一场大雪,让长春的春天暂缓了脚步,但春的曙光已悄然而至,就如同这场战疫胜利的号角即将吹响。零下十几度的气温里,中铁北京工程局长春抗疫用房建设施工现场一片火热景象。车辆进出往来、卸载物料,工人们搬运、卸载、拼装,175套隔离间、10套门厅主体已全部完工,一排排整齐的隔离病房上,中铁北京工程局的旗帜猎猎作响。
“今晚交班会按作业面通报劳动力和进度,详细安排剩余工作量。今夜必须完成水电安装,做最后的冲刺。”随着23日交付目标的临近,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张宝强对各组的工作要求也更加细致。他每天和指挥部各组的工作人员一起,天不亮就起床,六点钟准时赶往施工现场。在现场,他认真检查各道工序完成情况,提前筹划、周密部署、严格要求,又始终不忘关怀和鼓励现场人员,在工作群里总是用一句句加油为大家点赞打气,凝聚起团队的高昂士气和战斗力。
20日晚上,现场开始了交叉工序作业。六公司总工程师、现场攻坚组组长郭鸿强连夜召开小组专题会议,对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再分工,及时优化劳动资源配置,分区域、分专业确定施工任务,将节点精确到小时,确保各工序运转、交叉作业有序。
受疫情原因影响,后续箱房墙体进场较晚,为尽快完成墙体拼装,工作组决定场内拼装和场外拼装同步进行。六公司长白山项目经理翟家爽来回奔走于两个拼装地点,及时将两地劳动力、物资快速调转,争分夺秒完成箱体、墙体、门窗等拼装工作。为了确保场外拼装的箱体能够运输到位,他又临时当起了设备指挥员,一天下来,他的声音嘶哑、嘴唇干裂,心里却是完成任务后沉甸甸的喜悦。
“关键时刻要冲上去,危难关头豁出来。”天丰公司长春项目罗永高、王永乐是攻坚技术组的成员。罗永高负责技术协调、施工组织和物资调配工作。面对前期设计方案与施工过程碰撞、技术工作量大且繁琐、攻坚技术组人员紧缺等难题,他几乎放弃休息时间,夜以继日进行技术协调工作。凌晨4点,王永乐接到工人电话立马向现场跑去,桌子上还放着刚咬了两口的面包,今年刚满30岁的他,昼夜不停地奔波在现场各处,“实在熬不住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儿,得赶紧干完,疫情不等人啊!”
用匠心筑精品 样板间引来观摩团
在进场伊始,中铁北京工程局的援建人员就把精益建造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上。在抢抓进度的同时,现场人员把施工质量看成了重中之重。
在箱体安装的过程中,张宝强多次到现场检查场地平整情况,要求必须做好二次找平,细化分工、补足劳动力、确保工程质量。现场管理人员紧盯各道工序,坚持首件验收制,确保箱体落地到位,最终成型的箱体主体整齐划一、简洁美观,得到股份公司总指挥部的高度肯定和表扬。
随着拼装任务的完成,后续施工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场。参与援建的东北指挥部、六公司、天丰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增加劳动力,但受疫情影响,人员调度的难度非常大。东北指挥部长春经营部于长军多方联系、调动外部资源,终于从吉林省内低风险区调度了20多名有经验的劳动力,为现场解决了燃眉之急。
王晓龙带领的天丰公司吉林总部基地项目管理团队,在援建工作组中负责室内外水电安装、卫具及通风系统,他们克服大雪封路、疫情封城及施工技术方面的多重困难,迅速组织机械、材料进场作业。因工序原因,水电安装作业起步晚,但是时间不等人,在短时内必须完成规定任务。
王晓龙表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始终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我们要坚持工匠精神,把急活作细、细活作精,保质保量完成抗疫用房建设任务。”为保证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王晓龙坚持在每次施工前组织工人班前谈话、安全教育、实名制登记,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安全质量检查到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东北指挥部鞍山经营部的赵硕是吉林人,他主动请缨参与此次援建任务,他说到:“作为一名党员,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能圆满完成这次任务,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原本负责现场调度,但有着水电施工经验的他在做好现场调度工作的同时,又主动加入水电、卫浴安装团队。和大家一起研究设计图纸、提前走线布局,同时提前联系兄弟单位取得卫生间背板,和管理人员共同学习安装,材料到场后对工人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安装好的水电、卫浴系统成了样板工程,吸引了临近工区兄弟单位的技术人员前往观摩学习。赵硕毫无保留地把现场安装的经验传授给大家,随后又投入到繁忙的现场工作中。
党旗飘扬一线 逆行者吹响冲锋号
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的背后,外部协调、后勤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也是巨大的考验。
东北指挥部作为本次援建任务的总牵头单位,常务副指挥长马旭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当家人”。他每天一到工地,就开始询问现场各项所需,记下每一项需要配合解决的事项,组织对外协调组、后勤保障组、防疫卫生组、宣传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现场千头万绪,临时事项一刻不停,他也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一天忙碌下来,他在简易的指挥部办公室里裹着军大衣、靠着椅子累得睡着了。没过一会儿,一个现场的电话打来,他立马又着手解决下一个棘手问题。对每一项工作,马旭坚持事前细致安排、事中加强督导、事后注重实效的思路,确保每一环节不出问题,切实做好服务保障,让争分夺秒的施工现场没有后顾之忧。
战“疫”现场,疫情防控更是头等大事。六公司群团工作部部长任建龙是防疫卫生组的成员,现场每天两遍消杀、每日一次核酸检测,筑牢了现场的疫情防护墙。他做事非常细致,每天的核酸检测坚持应检尽检,原本是每天晚饭前安排全员做核酸检测,检测后的结果他也会逐一核对登记。这天他登记到晚上十点,发现有两名作业人员的结果还没报来,一问他们俩当时在现场忙碌,没赶上做检测,这时检测机构人员已返回。他坚持开车将检测人员接到工地,并找到两名作业人员,在做完核酸、登记结果后,又将检测人员送回住处。
为了保障现场的后勤供应,后勤组的成员们铆足了劲儿,积极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各方资源,为大家供应上了热乎的盒饭,准备了面包、方便面、矿泉水以及保暖的军大衣等物资。听说现场夜间施工缺少头灯,六公司财务部副部长李振兴作为后勤保障组的组长主动出击,打了无数通电话,连夜为现场调度了一批头灯,保障了生产物资的供应。
截至3月22日,中铁北京工程局投入209人、21台大型设备,顺利完成175套隔离间、10套门厅主体施工,水电、卫浴安装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隔离间病房即将投入使用,期待和长春人民共同迎来北方春城的春暖花开。(供稿:东北指挥部、六公司、天丰公司 编辑: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