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杨军
杨军,现任贵南高铁项目工程部部长。他在技术、科技管理岗位上勤于总结、善于思考、敢于创新,获得多项股份公司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先后多次荣获集团公司“优秀施工技术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他始终践行精干高效的工作理念,由于贵南高铁项目路桥隧轨长且类型全面、特殊结构多而工序复杂,加之铁路项目质量安全红线检查频繁,工作任务重、强度大,但他有股不服输的劲,虚心请教不断学习,完善项目技术体系。在实践中,针对项目年轻人实践经验少、专业知识薄弱特点,利用现场实操、以培代练、观摩学习等不同手段培养技术人才,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始终位于贵南高铁广西段全线前列。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了(91.3+180+91.3)米拱加劲连续梁、56米节段预制胶接拼装简支箱梁的技术管理、课题研发等工作,依托项目发表《大跨度连续梁加劲拱顶推施工技术》《高速铁路56米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梁场建规划》等科技论文,获2项国家专利、2项省级QC成果。
在项目工作期间,他先后获得省部级工法5项,股份级工法4项,股份公司及以上科学技术奖7项;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3项;发表科技论文4项;参编的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评为国家铁路局2020年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入库成果《铁路技术标准》。
02高争气
高争气,现任成都空港新城项目部总工程师,中铁北京工程局二级专家。工作20年来,他扎实基层项目,探索全新领域,特别是在成都空港新城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拓创新,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作为总工程师,他勤于学习新型专业领域知识,如景观、园林、水利、码头、智能化、污水处理、市政水电等,在方案设计中需尽可能满足可研、方案、合同和政府的现实需求,为当地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益项目。他针对成都空港 5个子项目、18家与设计相关的合同单位、15个专业、7类30大项工作编制了《PPP项目设计管理手册》《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指导手册》《园林管养指导手册》等,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操作指南。
在深水桥梁承台工程中,他通过优化设计、研讨方案,采用钢吊箱解决技术难点。在水中裸岩段采用马凳原理,用扩大作业钢平台解决了栈桥和平台的稳定性问题。运营码头在水位高差约5米的湖中,也是网红打卡地,他通过学习、调研、创新性运用活动式水中锚体+龙门吊式浮桥,确保高水位差漂浮码头的完美呈现。丹溪大道是当地政府的迎宾大道,两侧园林景观要求高,但路堑段两侧是石质边坡,大型乔木的成活、长期效果呈现成为难点,他通过采用深坑+斜槽+透气孔的方式,完美实现岩体山坡大型乔木的优美景观。
03罗永高
罗永高,现任天丰公司长春中铁城项目总工程师。他严于律己、恪尽职守、顾全大局,一切工作都以项目技术管理为中心、技术人才培养为辅助,努力提高个人项目管理能力,带领中铁城沃尔夫小镇项目和中铁吉林区域总部基地项目取得了较好成绩。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他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工程技术管理相关办法与岗位职责,积极推动项目精细化管理和“四新技术”的应用,主持编制、研讨、评审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快速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他组织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和标准图集,做好项目“四个工程量”、生产调度、科技研发、节能减排等工作。他在项目装配式预制构件安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与使用、铝合金模板安装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与指导性意见,努力提高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管控能力和施工成本管控意识。
在罗永高的带领下,项目质量管理、科研创新、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其中,长春中铁城A2地块二期施工总承包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中铁杯优质工程奖”;中铁城A5地块保温棚施工技术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首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优胜奖;“长春中铁城A3项目提高天工石(TGS)装饰节能板成品合格率”QC课题获“2020年北京市工程04 孙丽丽
孙丽丽,现任机场分公司乐山项目总工程师。她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在机场工程建设施工领域深耕10年,先后参与黑龙江抚远东极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建设,取得一级建造师(民航、建筑、市政、公路、铁路)5个专业资格证书和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作为主编之一,出版《运输机场不停航施工与管理实例大全》一书。从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成长蜕变为一名拥有丰富民航管理经验的“女教头”,孙丽丽是机场分公司里最年轻,也是唯一一名女项目总工。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建设过程中,孙丽丽发挥传帮带职能,和技术攻关团队以技术引领生产,为生产保驾护航。她及时优化配合比,在材料调差方面仅河砂一项,增加验工100多万元;优化肥槽回填方案,节约了至少半年的工期;优化模板及支撑体系方案,节约模板3270平方米,节约材料费15万元,缩短工期60日历天;优化土方调配方案,缩短了土方运距3千米,节约资金10万余元。她带领项目技术团队结合“四新”技术和建筑业十大新技术,归纳出贵阳龙洞堡项目的7项绿色节能新技术应用,获得2019年股份公司“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称号,先后获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她参与的“岩溶丘陵地貌土石方高填方施工工法”获得2020-2021年贵州省省级工法。
05苏力
苏力,现任二公司贵南高铁GNZQ-1标项目总工程师。自2007年毕业以来,他一直从事铁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先后参建武广高铁、沪杭高铁、沪昆高铁、金抚高速公路、贵南高铁等工程项目,十五年的默默奋斗,练就了他扎实、深厚的专业技术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在贵南高铁项目建设中,他在原有施工技术上不断改进,从桩基钢筋的珍珠棉套管、桩头的双刀环切、墩身钢筋内双层卡具使用、墩身的环切凿毛再到墩身“穿衣戴帽”养生、180米大跨度连续梁不平衡施工、连续梁0号块预应力预压、连续梁跨越高速公路全包防护、180米大跨度连续梁线型监控、钢管拱高位异地拼装顶推、钢管拱线型调整、钢管拱砼浇筑、钢管拱吊杆调索等关键技术难题,未发生工程数量管理等技术问题引起的安全质量事故,实现了施工工艺的“一条龙式”突破。
在变更索赔方面,贵南1标澄江双线特大桥180米拱加肋连续梁变更阶段为保证后期顺利施工及增加盈利点,他从施工工艺优化、经济比选等多个方面进行入手,最终从减少投资近一千万到增加四百多万投资,为项目增加了盈利点。在桩基岩溶上从设计补勘入手,为项目增加近八百万收入。桩基岩溶施工数量上报金额七千多万元,超设计图纸数量近三千万元,为项目创造效益做出突出贡献。
06袁平利
袁平利,现任一公司可控降解生态塑料新材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建设项目工程部部长。2010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建了邯黄铁路、石济客专、庐铜铁路、深圳地铁6号线、和若铁路、西安航天基地城市管理服务站等工程项目。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2021年,可控降解生态塑料新材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他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到项目部技术力量不足,见习生多、工作经验欠缺的现实,经常组织工程部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从规章制度到技术规范、从技术交底到施工方案、从水准测量到全站仪放样、从房建工程到钢结构工程进行全面讲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经验传授给年轻技术人员,做好“传、帮、带”。
在沙漠建铁路施工难度大,为提高工效,他在和若铁路项目使用了装配式结构技术,破解了沙漠铁路建设中风沙影响、自然环境恶劣、用水难及混凝土养护难等建设难题。在装配式桥墩施工中,预埋件定位精度高的技术难题决定了预制生产构件的成败与否,他主动与设计单位联系,积极与灌浆套筒制作厂家沟通,查找学习相关技术资料,观摩了解其他类似项目施工技术,组建QC小组,集思广益,汇总出预埋件定位技术的相关要点,根据技术要点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了预埋件定位技术难题。他编写的《装配式桥墩预埋灌浆套筒施工方法》荣获2020年度北京市工程建设QC质量管理小组II类成果、《装配式墩柱盖梁自锚式钢绞线连接施工工法》荣获2021年度中国施工企业首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二等奖。
07魏玉民
魏玉民,现任六公司长白山高铁站配套设施工程(交通枢纽工程)建设项目部总工程师。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建沈阳四环快速路、长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济青高铁、榆树松高速、长白山高铁站配套设施工程等项目,从普通技术员到项目总工程师,他始终兢兢业业、开拓创新,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在沈阳四环快速路建设期间,他参与开展了提高转体桥转动系统安装质量的QC小组活动,提高了跨秦沈客运专线转体桥转动系统施工质量,按期顺利实现桥梁转体施工。在长平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中,他牵头采取多个技术措施解决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避免新旧路基结合处纵向裂缝的产生,时至今日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标段路况仍保持良好状态,因而荣获“革新能手”荣誉称号。
在济青高铁建设期间,他主持管段内全部技术管理工作,编制了《大跨度悬浇梁专项施工方案》及《跨省道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解决了大跨度悬浇梁施工技术难题、大交通量既有公路安全防护作业和交通疏导难题。在参加榆树至松原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时,他完成软土地基碎石桩处理、地基砂砾换填处理等设计变更金额超过1000万元,主持开展了《严寒地区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实现了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推广,有效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在长白山高铁站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期间,他通过优化设计、调整施工顺序等方法解决建设项目地处长白山保护林区施工空间受限、与高铁站建设施工多个单位交叉施工的技术难题,确保了长白山高铁站2021年12月24日正式开通运行。
08张春雨
张春雨,现任北京公司容西安置房A2标段项目工程部部长。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了兰州枢纽配套工程、京雄城际铁路二标、云南普高普洱、容西安置房A2标段等工程建设任务,获得了集团公司、北京公司多项荣誉,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企业工法。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在容西安置房项目施工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技术先行的工作理念,每天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图纸、规范要求,在现场认真履行规范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与施工质量问题,为项目按期完成提供技术保障。面对“6.30”出正负零、“10.30”主体结构封顶等节点,结合实际情况,他多次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施工段落划分、施工道路、施工顺序等工作,每天深入施工一线,盯控现场,加班加点,确保技术精准落地。
自项目开工以来,他主导优化方案5项,将护坡桩改为放坡施工,节约工期30天,节约费用约136万元;将图纸人防门标准由国防办RFJ01-2008调整为建设部07FJ02,人防验收更加适应地方要求,同时节约费用约90万元;委托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对建筑物的沉降量进行预判,得出各楼座可以封闭后浇带的楼层数,平均提前60天进行后浇带封闭;将CFG桩复合地基桩长优化,共减少8642米,节约工期10天。他牵头20天完成了容西项目两万平米临建设计方案,使得A2标段成为容西10个标段临建率先开工的三个项目之一。
09谭钊
谭钊,现任二公司汕汕铁路一标项目总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施工一线,参加了多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多年的始终如一,源于根深蒂固的梦想——“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从一名刚入职的见习生,到项目总工程师,他积极向上,勤勉踏实,无私奉献,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对谭钊来说是,作为广东省第一条采用EPC模式管理模式的汕汕铁路,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主动学习,参与多项制度编制,奠定项目施工基础。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认识到,隧道超欠挖控制就是隧道施工提质增效的根本。为此他不断向行业理论的高级专家、作业班组的操作能手请教学习,真正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使隧道喷射混凝土超耗从128%逐步降低到了77%,最后甚至达到了34%,减少喷射砼超耗近7600方,产生经济效益约448万元。
面对高铁施工技术难度大、建设环境复杂等难题,谭钊带头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完成了“一种大跨度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设备”课题研究,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将隧道软弱围岩段落的循环工效由原来的22小时,降低到了18小时,确保了洞口段工程的顺利推进和浅埋暗挖隧道的率先贯通。谭钊还成立了专题QC质量活动小组,开展了“提高隧道内二次衬砌施工表面观感质量”QC质量活动,在湖南省第41次QC小组成果交流发表会上获一等奖。二次衬砌工程表观质量的提高,降低了返工率,提高了浇筑效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1.2万元。
10陆宏朝
陆宏朝,现任城轨公司西安地铁16号线项目总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在施工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从一名普通技术员迅速成长为一名总工程师,在合肥地铁5号线6标、凤凰熙岸等项目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作为一名项目总工程师,陆宏朝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始终坚持“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拓一方市场”的意识,加强过程监控,认真履行合同,以过硬的工程实体质量赢得了业主各方满意。西安地铁16号线项目沿线地质复杂、暗挖施工风险大、盾构区间长、工序交叉多、科技含量高、建设工期紧。为了完成年度施工任务,他与全体技术人员一同,加快量测放线工作,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做到天天有进度、周周有考核、月月有总结,圆满地完成了业主要求的节点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地层条件复杂等困难,他带头成立了科研创新工作室及QC技术攻关领导小组,攻克了在砂层地质条件下旋挖钻施工技术,科研立项了富水砂层暗挖及盾构施工控制技术,形成科技论文4篇,先后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工法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