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集团公司在京举行2022届高校毕业生入职培训开班典礼暨“导师带徒”表彰会。
会议采取视频连线形式,总经理张卫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张宝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金亮,总经济师、副总经理许志忠,总会计师徐林峰出席开班典礼,高管、三总师副职,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各子分公司及基层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五部两室”负责人和新入职2022届高校毕业生共计1100余人参加。
张卫红以《勤学笃行、昂扬向上,在担当奋斗中与企业共发展同进步》为题,为新员工讲授入职第一课。他指出,630名新员工的到来,为集团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对新入职员工高度的重视和格外的珍视。他代表集团公司对大家顺利完成学业、正式走上工作岗位表示祝贺,对大家选择加入中铁北京工程局,将自己的事业前程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紧密相连表示热烈欢迎。
张卫红强调,要坚持人才强企,用员工的成长推动企业的发展。近年来,集团公司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制定多项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为全体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搭建了施展才干的舞台和成长进步的阶梯。一是用优秀的项目管理培养优秀的新员工,实施员工见习期项目全周期培养,围绕项目管理专业交叉培养。二是全面实行“双导师”和联络人立体培养机制,为每位新员工安排业务导师、职业导师和副处职以上培养联络人,这是集团公司在实践中形成的管理创新,目的在于从业务培养、职业发展、作风态度等方面同时推动新员工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成长。三是创新职业发展设计,拓宽人才成长通道;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实施“1357英才计划”;改进人才职业晋升机制,实施市场化选聘制度;制定《中铁北京工程局主任工程师管理规定》;打通岗位调整通道,实施关键岗位人才多岗位锻炼;构建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专家人才库;组织实施“80、90、00人才工程”和“开路先锋人才培优工程”等人才培育计划。四是实施待遇和评先政策倾斜,引导优秀人才向一线流动,强力推动业绩考核兑现,建立评先评优表彰机制。
张卫红强调,企业和个人的愿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每位入职的新员工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快融入企业,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一是要知企爱企,感悟企业荣光,切实承担起推动企业发展的职责;二是要爱岗敬业,扎根一线历练成长,注重夯实业务能力,注重培养管理能力;三是要认同企业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守“三个是否”价值标准,强化“三个敢于”实干精神。
陈金亮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了廉洁从业教育,通过五句箴言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
徐林峰宣读了《关于表彰2021-2022年度“导师带徒”工作先进单位及“模范师徒”的决定》。
“导师带徒”先进单位六公司包银铁路惠银项目部,建筑分公司廊坊临空经济区回迁安置房项目部,北京公司容西安置房A2标段项目部;“模范师徒”代表一公司自宜铁路项目部杨棚涛、孙立虎,天津公司天津地铁4号线项目部宋德魁、马清明,建筑分公司容东片区2号地项目部孙云云、苗双喜,北京公司容西安置房项目部张春雨、宋思阳进行分享发言。
近年来,集团公司不断规范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通过设定“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引进比例不得低于20%(逐年递增)的刚性指标,全面实施特殊津贴(毕业生津贴、工程技术人员津贴、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双导师”培养、四阶段全周期培养等纪律措施,督促各单位走好人才“引育用留”四步棋,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近两年,招收2021届高校毕业生417人,其中“双一流”及重点交通类高校毕业生100人,占比24%;招收2022届高校毕业生625人,其中“双一流”及重点交通类高校毕业生155人,占比25%,青年人才引进质量不断提升,为企业注入了发展“活水”。(作者:魏国正 编辑:陈英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