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漠河古莲到广州白云,从成都天府到青岛胶东,从北京大兴到鄂州花湖,中铁北京工程局技术工作者以项目创新管理实验室为载体,在服务“四型”机场建设中,积极探索BIM应用模式的创新实践,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为推动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添彩。
在技术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近年来,民航局高度重视智慧民航建设,智慧民航建设正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鄂州花湖机场是民航系统BIM技术应用最为全面深入的机场工程,是国内首次全生命周期运用数字施工与智慧建造技术的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表现得尤为突出。鄂州花湖机场数字化建造技术“亮相”全国民用机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得到了民航系统和业内的高度认可。今年7月17日,这座机场正式投运。
当得知业主单位要组建BIM团队时,中铁北京工程局机场分公司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奔赴项目,带领、指导并配合项目迅速组建BIM技术团队,加入机场智慧建造的“科技大军”中。立冬后的鄂州昼夜温差较大,夜间强冷空气来袭,花湖机场施工现场却热火朝天,车流如织。这个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2岁,13人信息化小组历时148天封闭式办公,丝毫不觉气温昼夜的更替变化,他们专注创新,攻坚克难,完成场道工程全专业共计63个拆分深化设计模型,千万级别的构件数量,135项图纸会审、变更12项。
在人力脑力与信息化智能化“斗智斗勇”的三年时光,公司和项目两级BIM团队以“从零开始”的心态,攻克多个技术“拦路虎”,啃下无数建模硬骨头,自主研发族库管理平台,完成约5万个族归集管理,打通了机场跑道从“建模”“按模施工”到“按模质量验评”“按模计量支付”的路径,将智慧与汗水挥洒在机场东跑道的建设全程。
多年来,机场分公司技术工作者为工程“嫁接智慧”,三维数字化施工模式实现对工程的全过程精准管控,在东跑道土石方回填过程中,项目部引入无人驾驶压路机、自动化精平平地机、36吨超重压路机,施工工效提升2.6倍,缩短工期2个月,节约直接成本412万元。工程部BIM技术负责人金敏常年出差各地项目致力科研,儿子小升初与中考都没能陪在身边,“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这位工地铁娘子,把湘妹子红辣椒般的蛮劲儿全都用在了科研攻关的韧劲儿、钻劲儿中。
在技术创新的挑战中奉献智慧力量
鄂州花湖机场数字建造技术只是公司技术人员坚持创新争先,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还记得在呼和浩特盛乐机场项目,项目经理马波介绍说,一个机场工程从开工到通航,建设者要在十几个足球场般偌大的空间里,顶风沙、斗酷暑、战严寒,在冰与火的淬炼中化茧成蝶、凤凰展翼。在这样的环境中,技术人员积极探索数字建造技术应用,在大兴机场项目试验,在成都天府机场项目探索,在马尔代夫机场项目应用,在鄂州花湖机场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马尔代夫机场项目科技创新工作可谓硕果累累,共获得股份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股份级工法、多项技术专利。就在前不久,项目的股份级“水泥稳定珊瑚砂基层双层连铺施工工法”获得中施企协第二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一等成果。科技成果在马尔代夫机场改扩建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节约成本约504万元。同时,马尔代夫机场项目由集团公司技术专家郝秀文作为科研带头人,培养出了王铮、徐云贺等一批优秀科技创新技术人才,为公司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机场分公司依托重庆江北、贵阳龙洞堡、马尔代夫维拉纳等机场工程,推广不停航施工技术,实现工程进展的“短、平、快”。贵阳机场项目总工孙丽丽怀孕期间,带领年轻人结合“四新”技术和建筑业十大新技术,归纳出贵阳龙洞堡项目的7项绿色节能新技术应用。疫情期间,她带着4个月襁褓中的孩子奔赴项目,带领项目攻关科研完成3项课题。
如果把候机楼、停机坪、滑行道、油库、维修车间等占地面积加起来,一个大型机场占地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跑道长度就超过5000米长。在工程技术创新人员心里,技术创新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一次次尝试、纠错、修改、完善、提升中,打造一个个“智慧工地”,呈现数字建造和BIM技术雕琢的“孪生机场”。
在技术创新的新征程砥砺前行
多年来,机场分公司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驱动力,参与民航“四型机场“建设,在技术攻关方面久久为功,以专心、专注、专业的创新精神,孜孜以求,筑路苍穹,不断贡献着中铁智慧、中铁方案和中铁力量。
2021年,是机场分公司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新签合同额突破100亿元,其中机场专业板块超80亿元。2022年,机场分公司参建的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投运,呼和浩特盛乐机场、肥东白龙通用机场、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工程有序建设。
鲲鹏展翅九万里,凤凰于飞指日成。作为参与机场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中铁北京工程局将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扬帆再起航,逐梦百年路,奋斗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