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从中国公路学会传来喜讯,由一公司承建的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项目大凉山1号隧道荣获“2022年度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创新奖”一等奖。
据悉,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创新奖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同济大学协办,评选在施工建造期间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智能建造等手段,达到安全、快速、节约、绿色和品质工程要求且成效显著的项目。
乐西高速公路大凉山一号隧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全长15.3公里。一公司承担进口段施工左洞长6.906公里,右洞长6.857公里,平导长4.622公里。进口段为低瓦斯隧道,地形偏压,先穿越煤系地层,后穿越溶岩塌蚀区,同时洞内渗水严重,节理发育,围岩较差,地质情况复杂。同时,项目地处于四川省级嘛咪泽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保护要求高。
针对隧道地质复杂、通风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等难题,项目部以大断面双向分离式越岭隧道贯通平导交叉口、洞口浅埋偏压段坡-隧相互作用机制、富水断层破碎带围岩突涌水灾害机理、高地应力双洞平导三洞并行施工隧道变形机理、富水岩溶隧道施工突涌水灾害机理与防控等为重点研究方向,不断优化、创新施工方案。同时,结合主洞、平导采用巷道式通风特点,联合陕西科技大学在“风洞实验室”开展供风模拟试验,目前通过通风设备及通风设备位置的优化,已实现降低通风能耗20%。
项目自开工以来,严格按照绿色、环保管理理念,全力打造生态工程,为守护好大凉山的“绿”,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环、水保专项施工方案,配备了大型污水处理器、砂石分离器、生活油污分离处理一体机等设施,采取相应的环保举措,在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全力保护生态环境。(作者:许王亮 编辑:兀拓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