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卓越工程师】苏晓明:心中有光正青春

在呼和浩特新机场9标段的施工现场,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急匆匆的身影,他头戴红色安全帽,穿一身因为沙尘暴肆虐沾满灰尘的衣服,风雨无阻地穿梭于各个工点,他就是机场分公司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工程部副部长苏晓明。

勤于钻研 独当一面

2015年12月,苏晓明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参建了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青岛新机场管廊工程是整个项目的施工难点之一,施工总长度近5公里,交叉施工多,与6个标段存在施工交叉,17处施工部位与兄弟单位交叉作业。施工过程中苏晓明带领班组想办法、攻难题,面对与场道7标上海路桥集团修建的5号下穿通道交叉的时候,积极与上海路桥项目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接,采用分段施工、分段浇筑的方法,成功完成交叉阶段的施工任务,为后续整个单体工程顺利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勤于钻研的作风一直贯穿于他的工作之中,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施工过程中,面对施工完成的雨污水泵站雨垃圾提升机转盘倾斜度不够,基本无法把雨污水池内的垃圾通过传送带钢齿全部带出的问题,他带领项目部技术人员通过四天的钻研,最终采取在提升机支腿处通过火烤化橡胶垫再贴垫的方式,完美解决提升机倾斜角度不够的问题,通过加工相同材质规格的钢齿进行横向加焊的方式,解决了垃圾无法全部提升出水面的问题。

2018年,青岛新机场道面工程施工接近尾声,项目部撤离施工驻地。苏晓明为了每天能第一个到施工现场,安排当日施工生产任务,自愿申请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集装箱房进行办公和住宿,保证施工任务提前圆满完成。雨污水泵站工程缺乏管理,苏晓明主动请缨,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

冲锋在前 敢为人先

呼和浩特项目刚进场的时候,苏晓明是工程部第一个到岗的,在临建刚刚落成后,办公室、物机部人员尚未到岗、临建无水无电。他不顾多日疲惫,为了早日达到搬家标准,积极对接建设方提供水电接驳口,联系安装变压器、敷设给排水管及电缆,他义无反顾地说“我要冲在前,打造好小家,为后续入住的兄弟姐妹们做好一切准备”。

当地春、夏季气候极端干旱,初期连洒水车都没有水源可加,想洒水降尘就得驱车4公里去取水点买高价水,针对这一问题,他带领工程部同事们研究图纸及深基坑管井降水外排走向情况,决定在标段内采取堆土为坝的方式平地修筑出蓄水池,水池内侧采用塑料布加防水油毡的做法进行处理,保证水池不发生渗漏水现象,后期管井降水的外排水直接通过压力泵储存至蓄水池内,水车用水可自由抽取使用,项目部从此解决现场用水问题。

当地冬季气温极其寒冷,迎着刺骨冷风,苏晓明每天第一个到达施工现场,安排当日工作,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是否都能正常运转。在苏晓明的带动下,全是南方人的主体结构队伍再无怨言,甚至还说,苏工啥时候到现场,我们要比他还早。无论多忙,苏晓明每天都要去现场转转,他总说,一方面是为现场的建设者鼓气,另一方面是重点检查现场安全作业情况,遇到问题现场整改,将安全质量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脚踏实地 努力奋进

从调任新项目以来,苏晓明因太忙未能回家而错过女儿第一个生日,这成为他心里的一点遗憾。“今年回不成,女儿健健康康就行。”标志性的笑容再次浮现在他的脸上。他说:“媳妇没有意见,她的理解与支持,也更加坚定我当下的努力与坚持!”

近几年,苏晓明培养带领的新员工累计5人,其中3人为现场技术管理,2人后续转为物资设备管理,陆续在项目建设中挑起大梁,担任主管等职务。从一名普通部员再到传道授业的新导师,星光不负赶路人,苏晓明用坚持诠释着热爱,用智慧和汗水奋战在机场建设的第一线。

看着自己参建的项目一点点雏形渐现,苏晓明激动地说:“拔地而起的航站楼是我骄傲的作品,美丽的飞机跑道记录我青春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