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伟,现任北京公司容西安置房项目试验室主任。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试验管理工作,先后参建北京西客站、北京中企大厦、大秦铁路路基、北京富力城住宅、北京301医院附属结构、太原铁路调度楼、天津滨海车站、乌鲁木齐铁路调度楼、京雄城际铁路、商合杭铁路站房等重点工程。30多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严谨细致地完成手头每一项任务,如黄牛般深耕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刻苦钻研 练就绝活
试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控制质量、降低成本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不同类型项目的试验工作,他坚持学习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施工规范,围绕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钻研新技术、新工艺。他熟练掌握各种原材料进场时的验收和取样工作,对拌合站控制好矿料集配、水泥剂量及含水量起到指导作用。
多年的试验工作让他练就了一项“绝活”:观察混凝土出料过程中,用铁锹接灰停留10-15秒,能够大概推算出其塌落度数值。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先观察其流动性,铁锹接灰过程中再观察其和易性,最后再用塌落度桶进行测试,记录数据。下一车通过观察就能够推算出塌落度数值,推算值误差为正负5公分。这个误差范围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浇筑过程中塌落度的要求,节省了浇筑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扎根一线 创优创效
多年来,关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创优创效保驾护航。
在天津滨海站的施工建设中,站房为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为3米,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滨海站是津秦客专沿线最大的车站,上千方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极易产生冷缝,同时混凝土内外温差也极难控制。为避免以上问题,项目部成立调度组,由工程部和关伟联合调度,研讨混凝土浇筑方案,最终决定采用浇筑前在混凝土预埋冷却管,浇筑面超过冷却管后,立即开始注入冷水进行循环降温,整体浇筑完毕后在结构表面蓄水养护,防止温差裂缝的产生。用4台泵车从4个角落均匀向中间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台泵车再由专人负责卡控混凝土的浇筑厚度、顺序,确保连贯浇筑,顺利解决了滨海站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养护的技术难题。
2021年初,他投身容西安置房项目建设。此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为保证混凝土质量,他以标养室为家,为工程质量“斤斤计较”,为工程成本精打细算。他经常连续作业,确保了砼水灰比、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试验准确无误进行。容西项目混凝土、直螺纹连接试件数量多,体量大,他经过合并组合,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减少检测数量、频次。
施工中,容西安置房社区中心楼栋周边回填过程中出现了含水量大的橡皮土,为加快回填进度,他及时通知施工部采取了晾槽及掺石灰粉等措施来降低含水率,将橡皮土挖除,在槽底适当加深的情况下,铺垫一层承载力高、适应设计要求的垫层地基,并加集配砂石垫层等一系列措施,既满足了施工要求,又确保了回填进度。
从每天正常巡检到处理各种材料、工程质量缺陷,他从不大意懈怠,事无巨细必一一过问,责无轻重必一一落实。他处处以身作则,充分调动全体试验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为提高工程质量站好岗、把好关。在容西安置房项目施工建设的两年时间里,他牵头委托钢筋原材试验近30000吨、混凝土试块7000余组、连接件5000余组、各种原材料及精装修材料600余组,各类试验工作均能及时准确开展,为创建“雄安质量”提供保障。
言传身教 薪火相传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他肩负着带好一班人的职责。在他负责的试验室里,人员大多是新入职的年轻人,实践经验缺乏,他主动挑起了传帮带的重担。他悉心指导新同事,根据自身多年的试验工作经验,培养出了多名做事细致严谨、工作吃苦耐劳、困难面前不退缩、敢于开拓创新的试验工作领军和骨干人才队伍,其中2名徒弟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试验室主任,用实际行动助推人才强企战略。
在日常工作中,关伟不仅传授技术,还注重对身边人员的思想教育。他经常告诫试验室的同事,施工单位条件艰苦,工作辛苦,没有一点吃苦精神,是干不好工作的。他鼓励大家要大胆试验,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开创试验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他的言传身教,使大家深受鼓舞,他所在的试验室在服务现场和确保工程质量等方面,得到了项目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及业主、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关伟立足本职,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以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初心不改、永不懈怠的使命感诠释卓越工程师的内涵,把奋斗的身影镌刻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