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门头沟区全区不同程度受灾,多处区域通讯中断,部分道路受损,救援形势严峻。
越是急难险重,越能冲锋在前。面对突发灾害,中铁北京局国道109高速公路项目闻“汛”而动,全力配合属地政府、武警部队、公路分局等各级单位,组织救援队伍参与地方抢险,全力守护门头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奋勇担当 向险而行
受极端强降雨影响,国道109高速项目部所在的雁翅镇通讯中断,多处交通阻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项目部全体人员安危成为关注焦点。8月1日清晨,天津公司副总经理张彬一行三人逆雨而行,去往项目部的途中历尽艰难。原国道109道路已被冲毁,转至南雁路遇道路塌方,改道高芹路前方再次冲毁,他们迎难而上,绕至京藏高速又转234国道,从河北省怀来市绕道芹峪口村,由于道路冲毁车辆无法继续通行,一行人马不停蹄徒步前行,冒着随时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风险,历时6个小时步行15公里,抵达项目与人员会合。看到项目全体人员安全后,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向中铁京西公司、总包部进行汇报,迅速将60名管理人员与167名劳务人员转移安置。项目部在自身食宿条件艰苦不足的情况下仍主动收纳帮助相邻标段61人紧急避险,为其提供餐宿。
军企携手 共克时艰
为打通雁翅镇至斋堂镇的生命救援通道,确保救援先锋部队及抢险物资第一时间抵达斋堂、清水等受灾区,8月3日,国道109项目留守人员严格执行中铁京西公司抗洪救灾指示,将在建的雁翅立交、青白口隧道作为应急救援通道。第一时间组织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作业人员15名,在雁翅互通立交右幅主线桥伸缩缝预留槽处铺设钢板,在安全隐患处设置警示标志、通行指示标志,并在已填筑完成的台背回填处铺筑碎石土,与武警官兵通力合作,半小时内打通了生命救援通道,圆满完成了抢修任务。
解救村民 保护寺庙
受强降雨影响,雁翅镇碣石村、黄土贵村通往外界的唯一村路坍塌,100余名村民被困山村。8月3日,项目部在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公路分局、门头沟区雁翅镇政府救灾指示后,第一时间组织4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及20名作业人员投入抢险救灾。经过12个小时连续奋战,成功打通雁翅立交至碣石村、黄土贵村的唯一通道,累计解救村民100余人,并为村民送上了米、面、油、矿泉水等生活物资,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
青白口村、白瀑寺周边区域遭受严重泥石流影响,8月4日,项目部接到救援指示,第一时间派出2台装载机和10名作业人员前往疏通青白口村至白瀑寺的道路。经过8小时的不懈努力,共计疏通受阻道路30公里,为白瀑寺众僧和附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争分夺秒 驰援丰沙线
受强降雨影响,北京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多处段落受损严重,导致列车滞留,人员物资进出困难,形势异常严峻。8月4日晚20时,在接到丰沙铁路紧急抢险通知后,国道109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六工区立即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中铁北京局副总经理许志忠坐镇指挥,连夜调集国道109项目六工区及周边项目575人,紧急驰援丰沙线发生险情地段,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因道路损毁,柴油汽油、发动机机组等物资进场困难,抢险时间紧、任务重,第一天抢险时夜间只能使用手电筒照明作业,大部队返回国道109项目驻地休整时,仍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在雁翅镇火车站大厅打地铺小憩。国道109项目在本轮强降雨中受灾严重,道路冲垮、房屋受损,项目人员徒步15公里涉水抵达丰沙线抢险管段。
8月6日,中铁北京局副总经理(主持经理层工作)于庆涛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徒步进入抢险管段,查看现场人员和物料装备情况,了解抢险救援工作进展。六工区共投入4台挖掘机、3台装载机、10辆渣土车、5台发电机、铁镐1000把、编织袋10万条。经过48小时连续作战,共处理塌方、沉陷、落石30余处,抢修管段8公里,上行、下行线修复完毕,达到通车条件。8月6日晚21点50分,在抢险救援人员的护送下,一列货运列车率先通过中铁北京局抢险管段,提前1天完成抢险任务。
目前,项目部仍在持续配合雁翅镇进行灾后重建工作,8月15日至9月4日,共清理青白口桥至法城段河道3公里,黄岩沟河道6.3公里。(作者:孙悦雪 编辑:史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