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简版)
一、十八大的基本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直属机、中央金融系统、关、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系统(在京)香港工委、澳门工委、台湾省籍、解放军、武警部队38个代表团,共2270名正式代表、57名特邀代表(享有正式代表同等权利)、221名列席人员,以及部分来宾人士。列席人员主要有:不是十八大代表的十七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不是十八大代表、特邀代表的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列席十七大的党内部分老同志,以及其他有关同志。来宾人士主要有:现任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主席、在京副主席、名誉主席、在京名誉副主席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京常委中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
(一)大会的主要议程
(1)听取、审查并通过了大会主要议程和成果有五项:
(2)审查批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
(3)审查通过准了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
(4)选举产生了十八届中央;
(5)选举产生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会;
(二)大会的主要特点
这次大会主题鲜明,准备充分,与会代表体现了广泛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大会团结、民主、开放、求实。会议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党的十八大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二,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和党章修改工作是发扬党内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是全党意愿的反映和全党智慧的结晶,大会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今年1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组。1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起草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报告起草工作进行部署。1月6日中央下发关于对党的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的通知,起草组和全国有关省市单位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5—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先后多次对报告进行审议,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7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报告的主要思想和精神,之后再次对报告进行修改,形成修改稿。8月11日中央将报告下发各省市、中央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和人民团体征求意见。报告起草过程中,胡锦涛同志多次听取对报告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仅8月27日到9月4日,胡锦涛同志先后7次主持座谈会,听取各省区市党政、军队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党章修改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过程。7月23日,中央下发《关于就党的十八大修改党。8章工作征求意见的通知》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了党章修改方案,提出重要意见。胡锦涛同志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省区市党政、军队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的意见。8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同意党章修改方案。9月4日,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征求意见。9月27日、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先后审议了党章修正案,形成了提请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审议的党章修正案。
总体上看,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修改有几个重大创新:
一是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二是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确立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
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初步提炼。
四是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五是突出强调了党的纪律建设。
第三,党的十八大代表2270名,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涵盖了各个领域。代表构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数量增加。当选代表中,党员领导干部1578名,占69.5,比十七大时降低了2.1个百分点;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692名,占30.5,比十七大时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二是工人党员代表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当选代表中,工人党员由十七大时的51名增加到169名(包括农民工党员26,占7.4;
三是当选代表中,女党员521名,比十七大时增名)加了76名,占23。少数民族党员代表249名,比十七大时增加了7名,占11;43个少数民族有代表,比十七大时增加了1个民族。
四是代表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当选代表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岁以下的1471名,55占占64.8;岁以下的399名,17.6;45大专以上学历2122名,占93.5。年轻党员代表数量增加,35岁以下的114名,占5,比十七大时提高1.9个百分点。
五是改革开放以来入党的党员成为十八大代表的主体。当选代表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党的3名,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4名,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5名,新中国成立后入党的2258名。改革开放以来入党的党员成为十八大代表的主体,这充分表明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第四,大会开放程度是历届党代会所没有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大为增强。这次海内外共有近3000名记者采访大会,大会38个代表团中除少数代表团以外,每个代表团分组会议都有一次向海内外媒体开放接受采访,开放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其中两个小时为大会代表讨论,约半小时为记者自由提问。除此之外,大会还安排了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十八大代表接受四场集体采访和两场网络访谈。11月10日晚大会新闻中心邀请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国家电网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就接受集体采访。
二、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精神
(一)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分为4个板块,共12个部分。
第一个板块包括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是报告的总论;
第二个板块包括第三至第八部分,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展开,分别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部署;
第三个板块包括第九至十一部分,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进行分述;
第四个板块包括第十二部分和结束语,对党的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并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继续团结奋斗。
导语部分提出的党的十八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报告的第一部分从十个方面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来发展的基本情况作出了全面总结,并分析了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出这五年是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国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跃升至第二位,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第二部分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宝贵经验。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部分根据我国当前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报告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有大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四至第八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经济建设内容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5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在政治体制改革内容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始终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调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7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在文化建设内容中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4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在社会建设内容中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在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4个方面的要求。
第九部分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行部署。强调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要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十部分提出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强调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完善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强调要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第十一部分提出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强调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我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良好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繁荣与发展的崇高使命作出不懈努力。
第十二部分论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强调党肩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体从8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结束语,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四种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强团结,万众一心,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主要精神
1.《党章》修改的重要意义。修改党章是党中央综合各方面意见,顺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愿望,从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大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第一,修改党章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需要。第二,修改党章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第三,修改党章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第四,修改党章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需要。
2.《党章》修改的主要原则。党章基本内容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党中央决定这次对党章只作适当修改,并确定了这次修改党章遵循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党章总体稳定,只修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3.《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这次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共15条。
第一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1)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2)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总纲第七自然段充实了有关内容,表述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第二个方面:充实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成就的内容。
(3)充实了总纲第八自然段的内容,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同时,强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
第三个方面: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4)总纲第十三自然段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第四个方面: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
(5)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总纲第九自然段在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6)充实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增写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总纲第十四自然段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填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
(7)增写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总纲第十五自然段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
(8)增写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总纲第十六自然段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
(9)增写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总纲第十七自然段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休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
(10)增写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段落。总纲第十七自然段后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一段,作为第十八自然段,表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11)总纲第二十三自然段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容。同进,第二十四自然段第二句修改为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第二十五自然段中求真务实的内容移到首句。第二十七自然段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的内容。
第六个方面: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12)对党员义务作了适当修改。对第三条第一项作了修改,强调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3)充实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4)增写了有关干部选拔和监督干部的内容。强调选拔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
(15)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三)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提交的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央纪委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交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报告提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报告强调要坚持我们党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一贯鲜明政治立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着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最后,报告强调各级纪委要勇于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