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梁迪:用实干创新镌刻人生坐标

梁迪,现任中铁北京局中心试验室主任、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参加工作18年来,他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始终致力于检测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为工程项目攻克多项难题,在技术和管理创新、降本增效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企业节约成本近千万元。2024年6月27日,在国资委中央企业“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勤奋好学,技术过硬,取得专业技术领域最佳成绩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每个人都熟知的道理,而梁迪则将这条理念贯彻到底。他毕业即扎根在施工一线,不断学习铁路、公路、市政、机场工程的试验检测技术,逐渐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取得了十余项岗位资格证书,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一名知识型、创新型高技能青年技术工人,先后在全国、省部级试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在2013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建筑材料试验工决赛中成为最年轻“金奖”得主,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中国中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多项殊荣。

立足本职,创新树人,追求专业技术领域最高境界

工作十余年来,梁迪通过师父的带领和自身学习,掌握了室内检测工作所需的本领,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通过提出严格控制粉煤灰烧失量指标(≤2%)、C55预制梁混凝土使用单掺优质粉煤灰进行配合比设计等一系列创新建议与举措,使项目大幅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并积累宝贵经验,为后续项目施工提供指导。他坚持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要素,以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第一要素,持续推动试验检测新质生产力发展。在管理创新中,持续推动试验管理标准化工作,编制多本标准化手册,全面推进试验工作信息化管理,逐步解决软硬件问题,实现网络化办公。在技术创新中,积极推动AI人工智能技术在隧道衬砌雷达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将科技与专业相结合,为专业工作开展保驾护航。他积极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累计培养了2名中国中铁技术能手,5名特级、30名高级技师、12名技师,135名项目试验室主任以及近700多名优秀试验检测人员,实现了专业领域中从自身的“一枝独秀”到全集团的“星火燎原”。

学以致用,创新创效,破解专业技术领域最新难题

梁迪不断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服务生产,积极排解技术难题,为生产保驾护航。他负责全集团范围内工程的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成立“梁迪创新工作室”,先后攻克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130MPa的RPC盖板的设计”、“无砟轨道底座板开裂预防及处理”等诸多难题,成为全集团创新工作带头人。

他主责研发《高速铁路梁场建设管理信息化平台(试验室管理版块)》,在重点项目得到应用,实现自主研发从无到有的跨越。他在京雄城际、京新高速公路、京沈客专等国家重点项目工程试验的创新创效中做出卓越贡献,节约成本近千万元。在京沈客专中提出变更“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结构所处在严重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的设计,为全线路十几家施工单位节约大量经济成本,并得到京沈客专公司一致好评;在京新高速公路中提出“提高减水剂掺量来降低单方用水量,节省水泥的设计,优化矿料级配降低油石比”,节约成本近200万元;在京雄二标项目施工时提出“降低胶材用量、双掺F和KF、提高砂率等配合比设计技术”,填补了集团公司内工程桩基、隧道混凝土设计的空白思路,节约近371万元。同时,他在滨海铁路客站工程、长大坡度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等项目施工的钢结构的质量检测、隧道质量冲击波法无损检测及盾构掘进用护壁泥浆配合比设计等技术做出小改小革,助推《滨海铁路客站工程综合施工技术》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他先后组织编写5本手册及教材,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参编1本《现代混凝土技术》国内专著,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写《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城市综合管廊技术状况评价标准》2本规范标准;拥有《全自动流动度测试仪》等5个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植筋钻孔的施工方法》等3个国家发明专利,参与“高速铁路连续梁悬臂节段拼装施工工法”和“高速铁路连续梁双T构悬臂对称拼装施工工法”等两个省部级工法,带领梁迪创新工作室团队完成创新成果转化20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12个,多项成果在工程项目中发挥作用。

努力没有尽头,奋斗仍在路上。梁迪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青春,今后他将一如既往扎实勤奋地工作,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为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党建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