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集团公司参建的包银铁路惠银段开通运营

10月1日,集团公司参建的包银铁路惠银段开通运营。包银铁路惠银段开通后,与银西高铁、银兰高铁实现大连通,石嘴山市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经过数以千计铁路建设者们五年奋战,这条呼啸而过的高铁巨龙终于通车,承载着宁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希望与憧憬。

由集团公司承建的包银铁路惠银段站前一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境内,线路全长40.628公里,包括特大桥1座,路基1.6公里,涵洞3座,箱形桥1座,站场1座,梁场1处(含626孔简支箱梁制架任务)。全线重点控制工程——宁夏境内最长桥梁石嘴山特大桥,全长39.03公里,有3.5公里穿越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段,涉及114个水中墩施工,需在星海湖中搭建2.861公里的施工栈桥,距岸较近采取直接引入到桥墩,距岸较远顺桥连续搭设。线路所在地处宁夏石嘴山市,冬期气温零度以下,水中施工结构在冬期局部结冰,在春季会出现冰凌,水中施工安全风险、难度极大。

为加快项目建设,早日让石嘴山市人民群众享受高铁便利,建设者在各个工程结构物建设中全力打造品质工程示范线,从工装入手,建立成套机械化施工体系,提高工作效率;从技术入手,集中开展工艺革新攻关,利于现场应用;从管理入手打造项目施工建设新模式,实现了项目建设从管理理念到生产实践的全面改进提升。

自项目进场至今,多次荣获全线“一体化考核”第一名等荣誉,项目建设进度遥遥领先:全线首家完成项目临建;全线首家通过拌合站验收;全线首家完成红线清点征地及便道填筑;全线首家完成下部结构工程;惠农制梁场全线首家通过认证;全线首榀箱梁预制、架设完成;全线首家完成全部箱梁预制、架设任务等。项目建设质效并举、同步推进,不断擦亮企业铁路工程建设招牌。

重点工程施工标准化

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样板引路、标准先行,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加强过程的质量控制,坚持标准化施工,在全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项目部根据现场施工划分6类重点安全风险源,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包保责任人,全面管控安全风险。严格执行交通导改实施方案,设置交通警示牌等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按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设,专人负责维管,保障通行安全。项目部严格按照六步报检法,对连续梁钢筋绑扎、预应力网片定位,预应力管道布设、综合接地、预埋件等进行检查验收,混凝土按分区分仓方式浇筑,安排技术人员全程盯控,确保振捣密实,提高二次收面质量。浇筑后,连续梁顶板和底板采用蓄水养护,箱梁腹板和顶板底部采用自动喷淋进行养护,确保工程一次成优。

数智赋能精细化

项目部围绕施工管理过程,成立信息管控中心,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的新型施工管控模式,致力打造“智慧包银”。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施工管理中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从而助力保证总体建设目标的实现。信息管控中心包含6个模块,实现22项功能。

提质创效工艺创新化

在跨包兰铁路(48+80+48)米转体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时,项目实现跨既有线连续梁合龙段,滑移吊架施工技术突破,加工了一套可滑移的施工吊架,取得了显著效果。连续梁标准段施工完成后,合龙段施工前,将整个吊架体系附着梁面上,通过精轧钢悬吊系统,将下部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梁面上,滑行到位后进行中跨合龙施工。两项关键创新性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在不影响通车运营情况下实现了跨既有线中跨合龙段快速施工,同时减少挂篮设备、劳务人员、管理人员投入,提高了效率,节约工期53天,成功解决了上跨既有线施工周期长、天窗点不足、安全防护不到位等技术难点,响应了各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要求,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小,实现了节能减排降噪的目标。

包银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宁夏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通道将全部打开,进一步满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为呼包鄂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兰白经济区联动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供稿:六公司  编辑: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