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491个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792名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中铁有12个集体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19名同志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其中,集团公司呼和浩特新机场飞行区场道9标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春雷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王春雷,2013年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先后参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呼和浩特新机场等7个民用机场项目建设,包含3座最高等级4F级机场。工作11年来,他逐渐从技术员成长为技术负责人,领衔的王春雷创新工作室先后取得国家专利6项,省部级大赛奖项3项,获评省部级工法1项、企业级工法3项,发表工程相关论文4篇。先后荣获中铁北京局“先进个人”“十岗百佳技术管理标兵”“青年技术带头人”等称号。
他在任职青岛新机场项目总工期间,同时负责场道8标、飞行区综合管廊、山东航空维修机坪和流亭机场改造4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内容涵盖了机场场道所有专业。青岛新机场飞行区综合管廊工程是国内机场第一条飞行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机场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交叉施工较多,整个场区内的施工单位就多达60余家,沟通工作异常繁重。作为基层技术负责人,王春雷履职尽责,踏实肯干,从场道工程、飞行区综合管廊工程,到航空公司维修机坪工程和流亭机场A6道口改造工程,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与各方沟通对接,确保施工生产高效推进,带头编写的《沥青基复合封层在机场场道中的技术应用研究》获得中铁北京局2018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为解决管廊施工周期长、周转料投入大的问题,他带领技术人员总结各方经验,将隧道衬砌台车的方案引入到管廊项目施工中,采用模板台车作为内模进行管廊混凝土施工。通过丝杆系统、电机行走系统将模板台车定制为可自动行走的模板支撑体系,通过优化方案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施工进度。使用的自动行驶模板台车系统极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减少了成本投入,将一节箱涵的施工时间由11天缩短至6天半。该模板台车是全国首次在飞行区管廊施工中投入使用,每次运用,相比常规木模板直接节省成本2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呼和浩特新机场是4F级重要干线机场、西部地区大型区域枢纽机场,在机场飞行区场道9标项目任职期间,他带领技术团队昼夜奋战,攻坚克难,针对工程深基坑、高支模的施工技术难点,组织编写可行性施工方案。通过沥青封层变更为复合土工膜,解决了项目基坑降水等关键技术难题,降低能耗,提升工效。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设计变更工作,通过将基坑止水帷幕变更为管井降水,为项目切实降本增效。(来源:机场分公司 编辑:史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