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粤突击战——北京公司莞惠城际铁路工程施工侧记

        3月30日6时30分,莞惠城际铁路工程传来捷报,首列“和谐号”动车组从惠州小金口整装出发,这标志着由北京公司负责施工的莞惠城际铁路中的7个站正式开通运营。
        新建(东)莞惠(州)城际铁路西起东莞望洪站,东至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站,全长99.8公里,项目建成后,将使两个城市间的路程缩短至30分钟。
打破常规“快”字为先         工程自开工以来,由于前期征地拆迁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站前单位交付工作面滞后将近两年,致使北京公司承建的惠州市境内的沥林北站、小金口站等7个站点、近40公里的线路和超过20万平方米的房建及装饰装修只有不足半年的施工工期。面对巨大的压力,这支伴随着共和国铁路建设成长起来的铁军,再一次彰显了无往不胜的攻坚能力,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突击战。
面对七个车站剩余70%以上的庞大工程量,以及设计方案频繁变更、站前单位交叉施工、施工空间狭小、物资设备进场困难等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年轻的项目经理霍建利带领这个曾经在天津滨海站100天拿下三层候车室两万余平方米装修辉煌业绩的顽强团队,再一次摆出了突击态势,向困难挺进。
        站前单位工作面还未移交,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就提前进场,见缝插针找机会。一有施工面,就现场办公,当即给施工队伍下达工作单。现场只有跑动的人群,没有驻足的身影,他们在“抢(工)”,更是在“夺(秒)”!
攻坚克难“拼”字为首         龙丰站、西湖东站、云山西路站、小金口站这四座车站都属于地下站,工程体量大,隧道长达16公里,各站的出入口尚未开通,物资设备进场极为困难。但他们不得不靠,硬是用人力小推车将隧道内180公里的电缆、照明设施和30多公里长的消防管道、风机设备、防火门等送入施工点,人抬肩扛地把10多座泵房、5个变电所施工需要的水泥和沙子一袋一袋运进隧道内,并在不透风的地下空间,用人工将上千方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后推入作业面。作业现场在地下二十多米的深井内,室外温度高,人站在井内一动不动都会流汗不止,更何况高强度的作业!汗水瞬间模糊了双眼,衣服也早已湿透,可谁又能顾及这些!大家只有一个念头,拼抢一秒钟,胜利就会提前一分钟!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使长达16公里的地下隧道底面装饰工程仅仅用了5天时间,比常规速度提高了10倍,业主也由最初的怀疑变成了最后的交口称赞。
众志成城“序”字为本         在多单位交叉施工的严重干扰下,北京公司莞惠城际的突击队采取了“游击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战术,先后创造了五天交付四电用房、三个昼夜完成两万五千平米石材铺设等多项行业记录,一个个瓶颈被突破,一件件不可能变成可能。正是他们的科学管控、精确调度,确保了这个一千多人的团队高效有序的快速运转。
        项目书记孙友良,这个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政工干部,在最关键的突击战中发挥了总指挥的作用。他把所有的施工图全部缩小后带在身上,对每一处的施工都了然于胸。每天晚上排完任务,他就拿着手电筒、报话机,背上工具包进入隧道,落实每一个工点的作业任务,并随时调整施工人员,确保各项资源到位,各个站点跑下来往往已经是凌晨三四点钟,回到办公室还要指导技术人员做资料,报计划。项目部的QQ工作群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还在不停的闪动,那是大家在忙着传送数据。抢工以来,项目所有人员每天的平均休息的时间仅为四个半小时,但大家早已习惯,用项目部员工自己的话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人心齐,泰山移。正是北京公司这个具有优良传统的铁军团队,在南粤大地上用汗水、毅力和智慧战胜了困难,奏响了一曲新时代创业奋进的奉献歌!(作者:张晓杰 马欢 编辑:罗维平)

莞惠城际铁路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