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心战“疫”!集团公司圆满完成沈阳方舱医院援建任务

历经11天日夜奋战,4月2日,集团公司圆满完成沈阳市健康驿站应急工程建设任务。集团公司此次参与援建人员230余人,进场设备30余台套,完成场地二次平整2000余平方米,建设抗疫隔离病房100间、过道走廊40间、服务间及配电间4间、楼梯间8间。集团公司负责施工的152间抗疫用房,观感优良功能齐备,顺利通过验收即将投入使用。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沈阳市选址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建设方舱医院应急工程和健康驿站工程。3月21日,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援建沈阳方舱医院的号召下,集团公司第一时间响应,迅速组建队伍,火速驰援沈阳方舱医院建设。

集团公司相关领导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方舱医院援建前方指挥部,在沈单位主要领导任指挥长,下设对外协调组、现场攻坚组、安全质量组、后勤保障组、物资设备组、防疫卫生组、宣传报道组等七个工作小组,由集团公司在沈员工担任主力成员,负责本次援建的各项具体工作。

援建指挥部在施工现场举行宣誓及签字仪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志愿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弘扬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冲锋在前,敢打必胜,为沈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中铁力量。”在宣誓完毕后,所有参建人员在承诺书上签字,全力投入到方舱医院的建设工作中去。

在方舱医院建设最吃紧的时候,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杨忠林一行到一线慰问参建员工,并对各参建单位长期以来为辽宁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全国总工会、辽宁省总工会、沈阳市总工会向集团公司参建者拨付慰问金总计10万元,用以慰问一线参建者。

焦广池调任六公司工会主席不足一周,就担任援建施工负责人赶赴现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不熟悉等诸多不利因素,他积极应对、坚守一线,带领援建队伍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在即将完工的最后两天里,他带领全体管理人员投入一线作业,搬运材料、打扫卫生,提振了全员士气,快速完成了屋内水电、卫浴安装和家具拼装等工序。

六公司副总工程师许晨明担任现场攻坚组组长,为了本次方舱医院援建任务圆满交付,他不辞辛苦,全程参与施工的各个环节,在施工完成前夕,更是日夜坚守工地,把现场当战场。为了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援建队伍采用场外拼装、场内吊装的方式,克服了拼装场地不足的难题;又通过全力调集周边资源,积极筹措,解决了疫情政策下调集人员难、市场材料短缺等问题。

沈阳地铁三号线项目作为本次援建的主力参建团队之一,项目经理赵伟带领援建团队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奋战在一线。他紧盯现场施工质量,积极与现场施工人员沟通,实现了施工转序良好衔接。他说到:“在这场时间紧、任务重的方舱医院建设赛场中,我们代表着集团公司,一定要拿出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风貌,展现良好的的企业形象。”

沈阳航空产业园项目也是此次的主力援建团队,项目执行经理崔海峰全力调集项目技术管理、施工劳务人员,组织援建队伍130余人,为方舱医院的基础施工、水电安装等工序提供了保障。在繁忙的施工现场,他坚持高品质建设要求,对现场技术员也是时刻提醒:“作为技术管理人员,一定要先吃透技术标准,工作中要打起12分精神,不能出一丝差错。”

疫情防控和后勤保障也是援建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工作,航空产业园项目党支部书记余军、沈阳地铁三号线项目办公室主任胡栩伟,分别担任后勤保障组和防疫卫生组组长。除了每天组织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登记信息外,还要负责保障一三餐的供应和现场生活物资的供给。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在现场能够吃得饱、穿得暖,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当好了援建工作的坚实后盾,让大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方舱医院建设中。

六公司员工陈长宇自听闻援建方舱医院之日起,就屡次请战出征,终于在援建队伍进场的第二天来到施工现场,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计价及报检工作。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临危受命的他毫无怨言,只是一门心思整理着手中的资料,让每一道工序符合规范且有据可查。

水电安装工人王中鑫的家距离方舱医院工程仅一街之隔,面对援建期间不能回家的情况,他毫无怨言,每天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完成一间又一间隔离用房的水电安装工作。他说道:“这有啥辛苦的,能为家乡出一份力,俺们心里比啥都高兴!”

六公司青年员工齐文彬,参加工作不过两年时间,却是个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十几万粉丝的“小网红”。来到援建现场后,面对着许许多多从来没接触过的工作,他虚心学习、积极请教,不叫苦不叫累。在最新的短视频作品中,这位年仅22岁的“工地少年”说道:“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虽然我还没有能力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好,但我会在家乡有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与大家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保卫战!”

方舱医院的建成离不开每一位参建者的努力,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默默无闻的篇章。集团公司坚决履行央企责任,彰显央企担当,为沈阳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作者:徐晨 编辑: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