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泉。中铁北京局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推进大商务管理和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各个项目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履职尽责的岗位标兵,他们认真践行“三个是否”价值标准,弘扬“三个敢于”实干精神,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集团公司官方微信对2022年度营销能手和“十岗百佳标兵”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报道,今天推出的是试验测量标兵先进事迹,一起向先进学习!
试验测量标兵
一粒砂,一方土,最佳配合比是他们的答案。经天纬地,穿山越岭,他们的身影,是扎根大地的猎猎旌旗。
皮斌,现任北京公司机械分公司副总工兼试验室主任。他吃苦耐劳、敬业勤奋,业务能力突出,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他对出场混凝土坚持24小时盯控,特别是换砂仓使用新砂、新进场外加剂、换季新批次水泥使用时重点盯控,防止原材料波动,造成混凝土泌水、离析,全年生产的混凝土合格率100%。2022年1月,由于广西河池当地商混站没有施工清水混凝土的经验,他进驻到贵南高铁河池站项目后,根据当地原材料情况马上选材,弃用当地颜色发黑的粉煤灰,选择单掺S95级矿粉,确定清水混凝土所用砂石、水泥、矿粉、外加剂、清水脱模剂各原材品种、规格。确定原材后,进行试配验证工作,历经10余次,赶在施工节点前完成清水混凝土配比设计,进行了清水柱浇筑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在太原西北二环ZH05标项目,他结合项目原材料、机制砂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对比试验,完成了论文《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砼性能影响》,总结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超出现行标准时能使用的合理区间,为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参考。在上海奉贤项目深基坑回填问题上,他牵头研制出预拌流态固化土。通过试验,总结完成了流态固化土配合比的设计思路、实际施工配比的换算、流态土生产操作流程、生产搅拌设备要求和生产固化土用现行混凝土搅拌设备改造要点等,强度满足GS0.8标准要求的预拌流态土比最低标号的素混凝土单方节约近150元/立方。
张楠,现任五公司成达万铁路项目工程部主管。自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建连徐铁路等项目,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立足本职岗位做出积极贡献。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在连徐铁路项目期间,面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他充分发挥中铁测量人不怕吃苦、勇于登攀的精神,为项目临时设施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过程中通过勤复核、多计算,认真研究图纸,理解设计意图,虚心请教设计院的专家,学习规范和各种软件的应用,完成了车站道岔的轨枕布置,保证了道岔的顺利施工,为保生产、保质量、保工期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管段内轨道顺利铺设和按时开通运营贡献力量。
2022年10月,他调任成达万铁路一工区项目。自项目进场以来,他迅速展开测量工作,克服了地势复杂、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等困难,通过细致准确的地形测量,为工区试验室、拌和站、钢材加工厂、汽车运输便道及钢便桥等重要临时设施建设提供了支持。他不畏艰辛、认真踏勘,快速完成了重要工程位置地放样和控制网加密工作,积极配合征地拆迁工作,对用地进行分地丈量,白天测量、晚上画图,对重要工程及首开工点进行地形测绘,确保了光明隧道进口、河水坝大桥和南河大桥等首开工点顺利推进。
王伟,现任六公司西十高铁项目中心试验室主任。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建滨海、铁阜、青兰、德大、龙烟、济青、连徐、贵南等项目,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由一名普通的试验员成长为优秀的试验室主任。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2021年12月,他调任西十高铁项目,为适应施工生产需要,他认真学习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施工规范,不断钻研各种新技术,掌握各种新的检测手段,争取用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法解决现场出现的新问题。他带领的试验团队大多数为刚毕业的年轻人,实践经验缺乏,他承担了传帮带的重担,以身作则深入现场,在工作上严格要求、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同事,把自己的心得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年轻同志,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促进了试验室整体水平提升。
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传授技术,还注重对身边人员的思想教育。他经常告诫试验室的同志,施工单位条件苦,没有一点吃苦精神是干不好工作的,鼓励大家要大胆试验、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开创试验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他时刻保持危机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通过实践提高操作水平,和一些检测机构加强沟通,力争了解前沿动态,把握施工领域的新技术。他始终默默耕耘、默默奉献,在三尺试验台上书写自己无悔的青春。
陈鸿源,现任天津公司乐西高速项目工程部副部长。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建了济青高速、新建北京城际联络线等项目,从一名懵懂的实习生成长为优秀的测量骨干。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在济青高速铁路项目期间,他独立承担桥梁施工测量工作,出色完成了工期只有70天的9.688公里无砟轨道工程。2018年1月,他调入新建北京城际联络线项目,主管1.738公里的隧道测量工作,积极克服工期短、测量任务重、干扰因素多等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隧道深基坑开挖及主体施工测量。
2020年9月,他调入乐西高速公路项目,由于西南山区群山连绵、植被茂密,控制网的布设和复测难度大,测量环境艰苦。项目开工前,控制网点必须满足现场施工需求。他克服种种困难,在半个月内完成所有控制网点选点与埋设,并配合复测队伍完成控制网复测工作。他带队对所有桥梁桩基、两座隧道进出口、路基、涵洞进行了原地面复测,对火石岗大桥、鱼翅孔大桥、舟坝水库大桥和涵洞设计不合理的地方配合设计进行了优化。目前油房头隧道已进行8次导线复测,赵家塆隧道进行2次导线复测,隧道断面测量(开挖、初支、二衬)根据洞内导线点进行复核,数据采集完成及时处理,成果均已合格。由于项目测量人员大都为实习生,项目测量任务重、压力大,他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提高实习生的业务素质,使测量人员都掌握了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性能、操作、维护和保养方法,为项目培养了一批测量技术人才。
潘克敏,现任机场公司大同立交项目副总工兼工程部长。他先后参建达州机场、成都天府机场等项目,坚守施工一线,推动施工生产。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在成都天府机场施工期间,他带领测量队在建设单位未完成原地面林地和耕地分类时,主动配合业主委托的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对原地面进行林地和耕地测绘。他们白天采集数据,晚上出图分类,在多山丘荷塘等地形崎岖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测绘,受到第三方造价单位的一致好评。凭借掌握的精确数据,他协调造价咨询对清表土类重新分类,为项目增加盈利26万元。
在大同立交项目施工期间,他组织项目测量人员开展培训,和相邻标段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学习,努力培养年轻技术人员。他认真学习道路桥梁测量放样知识,利用休息时间学习道路平曲线、竖曲线、桥梁各部位坐标及高程的计算,对桥梁主线和ES、SE、WS、SW四条匝道坐标和高程进行计算复核,确保测量放线不出问题。他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相关测量要求,认真执行“双检制”,桥梁重要部位总能看到他测量放线的身影。
童春水,现任天津公司广湛铁路项目试验室主任。他爱岗敬业、积极创新、务实争先,为项目施工生产做出积极贡献。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在连徐铁路项目一分部期间,他完成配合比选定135套,优化配合比6套,节约成本约96万元。他根据现场施工计划,提前编制年度季度及月度检测计划,超前考虑材料检测及试验工作。在自密实揭板试验中,通过对比验证、检测数据分析、现场施工工艺分析及现场揭板时间和温度控制,解决了底座板裂缝问题,成为全线首个通过揭板验收的分部。无渣轨道线上施工时,他控制原材料质量,经过试验比对河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4-2.8之间,不仅改变自密实混凝土因扩展度大而导致泌水、无法正常施工的情况,还解决了自密实混凝土保坍问题,节约了成本,又节省了工期。168米系杆拱连续梁为国内最长系杆拱,既要达到扩展度要求,还要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收缩率符合规范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不断对混凝土进行试拌调整,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模拟现场顶升混凝土施工工艺,最终确定下来顶升混凝土配合比,助力混凝土在顶升时一次成功。
在广湛铁路三分部期间,他编制试验室建设方案,短短一个月完成试验室建设及验收。在保证混凝土状态和强度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提高砂率减少水泥用量,提高粉煤灰掺量减少水泥用量,优化配合比3套,分别为C40水下混凝土和C20CFG桩及C25喷射混凝土,优化混凝土总方量6.6万方,节约成本约128万元。在隧道初支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混凝土状态及喷射距离、喷射角度,减少了隧道初支回弹量,间接节约混凝土约1500方,节约成本约75万元。在业主组织的红线检查中,试验室受到广湛公司、总包部以及监理站的高度认可,被评为标准化试验室。
孙治国,现任五公司金甬铁路项目试验室主任。他从事试验检测工作20余年,先后参建多条重点高速公路及铁路项目,均出色完成了试验检测管理工作,为施工安全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白天他奔波于工地查看混凝土施工性能、路基填筑及级配碎石施工等情况,晚上对照学习施工工艺、规程规范,结合工程实践,虚心请教同事和同行,将难点重点及心得体会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从各种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土工标准试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到混凝土和易性、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控制、现场实体强度检测及统计,每一项工作完成后他都及时进行总结,为的是更好的改进和提升。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是金甬铁路项目试验检测工作的重点,为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从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诸多方面考虑,通过降低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掺合料比例达到降低混凝土成本,对于承台,道岔连续梁等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单独设计,降低施工中混凝土温升的影响。根据混凝土施工情况和实体强度检测情况,不断对比优化,最终设计出适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的经济合理的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金甬铁路项目路基填方数量大,为控制好路基填料质量,他带领检测人员对工程沿线土源进行调查,经过对所有拟定取土场的填料性质、加工性、碾压性能进行分析,先初步选定待用的取土场。在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他带领检测人员对不同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和机械组合方式、不同的碾压遍数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和总结,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法,最终确定了填料质量符合要求,且施工时易于压实的取土场,为后续施工提供坚实保障。
姜宇,现任北京公司太原西北二环高速ZH05标项目测量员。
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建地铁汇通大厦、寻沾高速等项目,始终严于律己、敬业奉献,为重点工程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他在日常工作中准确及时放线测量,听取技术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意见,与设计、施工等方面紧密配合,认真学习和校核图纸,了解施工部署并制定测量方案。自太原西北二环项目开工以来,他带领项目测量队先后完成项目控制点加密及复测,顺利完成标段内隧道和桥梁以及路基测量工作,并不断组织学习培训测量相关知识,自学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他带领的测量队已成为一支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团队。测量工作较为艰苦,路桥测量一般在野外进行,测量人员每天起早贪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晚上记录复核到深夜,但他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测量人员的风采。
测量工作要求精确,提高测量的精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他带领测量队把加强专业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当成一种责任,把学习这个软指标当成硬任务来完成。不论工程量大小,他都是一次次反复核对,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以及双检制度,以避免出现错误,确保工程中每一个部位都准确无误。测量工作任务繁重,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打突击、抢进度的时候,不管冰天雪地还是烈日炎炎,只要有任务他就积极请战,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石书银,现任二公司广湛铁路站前六标一分部试验室主任。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建望安高速公路、漳州联十一线公路、贵南高铁等项目,为工程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项目建设初期,临建任务重,他带领试验室人员迎难而上,从场地选择、试验室规划、临建建设等方面着手,步步紧盯,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迅速完成试验室工程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工作期间,严格执行中心试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项目部筹建机制砂加工场,利用隧道洞渣加工生产砂石料以节约原材料成本,带领试验团队严把混凝土质量关,通过调整各种原材料用量和适应性,确保了施工进度及质量。他注重现场工程实体的检测,严格按照混凝土7天预警制度,每周对新浇筑实体进行回弹,分析实体强度的增长趋势,早发现、早解决,确保工程实体质量。
自砂石加工厂建成以来,他积极参与砂石料加工生产,在洞渣进场、母岩的抗压强度检测、洞渣筛选晾晒、成品检测等各个环节细细把控,力求将最真实的数据反馈给生产技术人员,使其调整生产参数,继而再次进行检测及数据反馈工作,直到生产的砂石料满足施工需求。因高铁项目海砂、山砂不得入场,项目所处省份河砂资源紧张、成本较高,他根据施工现场一系列检测数据,综合分析并制定混凝土优化方案,对C25喷射混凝土及C35二衬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优化,降低了混凝土成本,为项目创效贡献了力量。他抓实抓细试验检测各项工作,在3次省交通厅质监站原材抽检以及10余次业主季度的原材抽检等检查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各级单位的一致好评。
张涛,现任二公司襄荆铁路项目一工区测量主管。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建玉楚高速公路、贵南高铁等项目建设,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测量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测量经验。荣获中铁北京局2022年度“十岗百佳试验测量标兵”。
襄荆铁路项目管段长14.5公里,共有4座桥梁、3段路基,其中宜城汉江特大桥跨度长、特殊结构多,测量工作复杂而且种类繁多。他迎难而上,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带领测量团队参与控制网加密点选点、埋石、复测工作。为确保测量工作万无一失,他加班加点对设计院提供的线路平曲线要素及交点信息进行计算并复核逐桩坐标,便于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根据竖曲线要素,对襄荆铁路项目一工区桥梁设计高程逐墩进行复核,发现数据不符的情况,分析原因,做好统计,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修改。他带队深入现场核实承台埋深、涵洞位置及高程与线路关系是否有误,桥梁跨路净空高度是否满足实际要求。
施工测量外业工作中,爬山、登高、越河、爆晒是最常见的事。他现场测量经验丰富,能够准确判断原地面复测是否不重不漏,用哪种测量手段更便于整理内业资料,用什么测量方式会更精准。他善于思考,认真研究分析测量内业资料的关键点与难点,能够做到现场测量与测量资料同步,由他经手的内业资料,每一任测量监理都赞不绝口。他毫不吝啬地将自身测量工作经验、感悟、心得、技巧等分享给徒弟,教导徒弟测量是工程的眼睛,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干测量一定要稳而精,才能做到不出错、不返工。为了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每次的测量任务,他都让徒弟先行测量一次,自己再进行复核,过程中细心教导、及时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