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卓越工程师】郑田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在工程建设中,试验检测人员虽然不在前台指挥,但在控制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公司西渝高铁一分部试验室主任郑田野,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建商合杭高铁、宁石高速等重点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由一名青涩的试验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试验室主任。


善学习 勤思考

郑田野一直坚持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他总说:“只要我们主动学习,多操练,试验检测就能做好。”近年来,试验检测标准规范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便沉下身、静下心去吃透弄懂,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及竞赛,熟悉新仪器设备、掌握新检测方法,并取得公路水运、铁路试验检测师等相关证书。

在商合杭铁路建设期间,如何设计C40无砟轨道底座板配合比?这对当时的试验检测队伍来说是个难题。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经过多方查阅资料,不断摸索,针对无砟轨道底座的结构特点,为有效减少无砟轨道底座混凝土施工中出现开裂情况,他不断调整配合比,进行多组试验数据的对比。经过几十个日夜摸索,他以减少混凝土塑性变形、长期收缩变形,提高早期抗拉强度为目标,设计出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三低一高”(低胶材、低用水量、低坍落度、高含气量)混凝土,不仅满足了施工要求,保证了工程质量,更为之后的顺利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勇担当 攻难关

在商合杭铁路项目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揭板试验过程中,多次试验情况反映外观不理想,他通过改变骨料掺配比例,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拌和温度,有效降低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外观气泡缺陷,建设出了精品无砟轨道工程。

在宁石高速四标项目部预制箱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外观水波纹明显,他在箱梁浇筑过程中全程旁站并观察分析,对作业队伍振捣工艺进行了调整,并通过室内拌和对外加剂及进场河砂相关指标进行了要求与控制,优化混凝土和易性,有效改善了外观问题。

2022年12月,他加入西渝高铁的建设队伍。从开山扩土到中心试验室及拌和站建设,他始终冲锋在一线,每天早晨7点准时出现在工地现场指导队伍临建施工,从基础开挖、房屋搭设再到仪器设备进场,工地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如地基渗水、地势限制、天气干扰等困难,他迎难而上、查找资料,请教有经验的前辈,总能找到合理的方式去解决,为项目前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他积极组织开展试验检测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培训,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中心试验室于2023年1月13日顺利通过业主验收。

传帮带 强本领

试验检测属于服务行业,业务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服务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名试验室主任,他肩负着带好一班人的职责,试验室人员要么是刚接触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实践经验缺乏;要么是年龄较大的老试验人员,对试验室及拌和站信息化学习缓慢、接受困难。他主动挑起传帮带的重担,工作上严格要求、无私奉献,把自己的一些心得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年轻同志,耐心帮助老试验人员学习信息化系统,促进了试验室整体水平的提高。他经常鼓励大家要大胆试验、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开创试验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他的带领下,试验工作在业主、监理检查中多次获得好评和认可。

郑田野以好学、敬业、钻研的精神将试验检测工作做到了极致,为工程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将继续立足岗位,严谨务实、不断创新,用奋斗书写青春的美丽色彩,让开路先锋旗帜在一线高高飘扬。(供稿:一公司 编辑: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