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卓越工程师】陆宇坤:做扎根边疆的追梦人

陆宇坤,现任机场分公司昆明长水机场项目工程部副部长。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建若羌机场、贵阳机场、威宁机场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施工技术经验,在中铁北京局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岗员技能大赛中连续获得三届个人和团体奖项,荣获中铁北京局“2018年度优秀技术人员”称号。


扎根边疆向阳生长

刚从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的陆宇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铁员工。怀着对新疆美好的憧憬,他从家乡出发,历经飞机、汽车,一路辗转到达了入职的第一个工作地点——新疆若羌机场项目部。他回忆说:“毕业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地处偏远地区,从乌鲁木齐到项目部驻地的路程,走了十几个小时,窗外的风景一点一点从繁华明亮的大都市变成了偏僻灰暗的小县城,当时心里有很大落差。”

户外北风呼啸,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泼水成冰。“北风拍在脸上,就像拿个小刀在脸上狠狠地刮。别说户外干活了,就是出门都需要莫大的勇气。”陆宇坤回忆起从事测量工作的情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考验着他的毅力与决心。他冒着严寒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在刺骨的寒风中测量放线,时不时掏出笔艰难地写下测量数据。一天下来回到宿舍,浑身都冻麻了,久而久之,耳朵和手都长出了乌黑的冻疮。


近半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陆宇坤少了几分书生意气,多了几分脚踏实地的韧劲儿。他坚信,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谈到自己的选择,他坚定地说:“我们要像胡杨一样扎根祖国西部基层,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他扑下身子扎根施工一线,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历练,如同一株茂盛的胡杨,往深处扎根,向高处成长,与企业同行,与梦想同在。

攻克坚守啃硬骨头

青春绽放,一路成长。2020年,陆宇坤在贵阳机场项目任工程部副部长,主要负责技术管理工作。贵阳机场三期扩建飞行区项目的核心工程就是东侧第二跑道围界内不停航施工,作为当时公司规模最大的不停航施工项目,同时也被民航局机场司作为样板向全国推广,施工管理执行的标准也是最高、最严格。陆宇坤主动要求夜间不停航施工值班,风雨无阻,及时解决不停航施工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与各方沟通,优化设计,确定使用湿贫混凝土替代碎石进行道面下方1号下穿通道基坑回填,减少了6个月的沉降等待期。

1号下穿通道主体箱涵正式开工后,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围界内不停航施工人员每日进出飞行区均需要过安检,上百人进出排队每天需要两个小时,围界内有效施工时间短,工期压力很大。陆宇坤和项目部技术人员经过研讨后决定在不新增满堂架的基础上压缩1号下穿通道满堂架搭拆时间,将30米长满堂架分成5段,每段长6米,满堂架转移时使用千斤顶将满堂架顶起,在底部安装滑轮,使用卷扬机直接将架体拖拽至下一涵节,省去了满堂架拆除、搭设的步骤,最终节约工期约60天。

勤奋好学创新钻研

陆宇坤勤于钻研,积极参与技术研发。作为主要研究人,他完成了《岩溶丘陵地貌土石方高填方施工技术研究》《地下通道不停航施工组织及防水施工技术研究》《高填方机场道面混凝土质量问题防治技术研究》3项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喀斯特地貌机场下穿通道结构自防水及特殊部位防水施工工法》申报,其中《岩溶丘陵地貌土石方高填方施工技术研究》课题被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分别评为“国内先进”和“国内领先”,并获得中铁北京局202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项科研成果在贵阳机场项目中得到应用,在施工中有效保证了地基处理效果及土石方填筑质量,累计节约成本96763.7元;提高了高填方机场道面混凝土施工质量,节约了后期道面修补成本约3万元;通过采用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取消了传统热熔工艺,提高了20%的施工速度,在贵阳机场项目1号下穿通道施工过程中,累计缩短工期约15天。

陆宇坤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好学的态度,学习研究相关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并向有经验的同事虚心请教,熟练掌握机场场道工程相关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及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依托科研完成了论文《地下通道防水施工技术研究》发表,参与了“一种民航不停航施工临时用可快速拆装的网围支架”“高填方施工用沉降监测装置”“一种应用于机场道面的假缝传力杆安放架”3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

从初出校门的毕业生到艰苦奋斗的工程人,陆宇坤用七年的时间在工程项目一线书写了工程人的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