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巴两国总理共同出席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竣工仪式

当地时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共同出席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竣工仪式。

李强表示,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是瓜达尔港成为地区互联互通枢纽的关键设施,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走向深入的重要标志。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启动以来,在双方通力协作下,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区一体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方愿同巴方一道继续努力,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将中巴经济走廊进一步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工程。

李强指出,瓜达尔新国际机场也是中巴特殊友谊的生动写照。在习近平主席和巴方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巴铁杆友谊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牢不可破。面向未来,中方愿同巴方持续携手前行,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夏巴兹表示,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是巴中友谊的又一标志性象征。项目的竣工将充分释放瓜达尔港的枢纽功能,为巴基斯坦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巴方愿同中方继续携手努力,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合作,推动巴中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地处“一带一路”沿线要冲,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达尔市东北26公里处,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飞行区等级为4F级。机场远期规划是到2060年年旅客吞吐量为100万人次,能满足年货邮吞吐量为30000吨的运输需求。集团公司承担了新建机场飞行区工程包括1条跑道、1条垂直滑行道以及停机坪、服务车道、巡场路、场道排水、场区围界、目视助航等工程。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于2019年10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期间,集团公司项目团队全力以赴克服,恶劣自然环境等重重困难,最终于今年9月29日通过竣工验收。

拓荒“风之门”

在海上丝绸之路波斯湾的咽喉处,有一座重要港口——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瓜达尔”在乌尔都语中的意思是风之门,因其三面环海,常年有海风吹拂而得名。当中铁北京局项目建设者来到瓜达尔新机场选址地时,第一感受是荒凉,目之所及皆是贫瘠的荒漠戈壁,高温、强辐射的天气让人在室外难以睁开双眼。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瓜达尔当地的生活物资也十分匮乏,每周需从650公里外的卡拉奇配送物资。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工,集团公司向瓜达尔派出了6人组成的第一批先遣队,他们克服施工物资短缺、生活条件差、语言沟通不畅等不利因素影响,迅速开展工作,组织建设班组,不分岗位、不分工种共同从事施工生产、测量试验、物资保障、营地建设……为了节约项目成本,先遣队员打地铺挤在一个房间一住就是3个多月。他们仅用时4天时间就完成了10多间板房的搭建,保证了“跑步进场”,攻坚创佳誉。由于瓜达尔新机场建设场区内土质兼具湿陷性和溶陷性,属于复杂性不良地质,必须进行地基处理,项目组通过试验段施工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采用两遍点夯,一遍满夯的强夯工艺,对全场72万平方米的地基进行强夯处理。当地气候干旱少雨,场区内地基土的含水率只有2%-4%,为确保强夯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在强夯施工前要进行打孔、分块增湿,通过3至4次增湿,达到最佳含水率后再进行强夯作业。瓜达尔气候条件恶劣,常年高温、干旱、强辐射,每天下午大风扬沙,严重影响混凝土道面的正常施工。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组决定道面施工全部在夜间进行,公司从国内各大参建机场专门抽调了60余名熟练的专业技术工人。飞行区总面积43万平方米的道面板和道肩板达到国内建设机场的高标准,质量评定为“优良”。

同心向未来

多年守望相助,项目组成员与巴基斯坦职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伊斯兰国家斋月(4月25日)来临之际,项目组的年轻人与其他中资企业员工一道,积极参与到边远地区帮扶中。项目组对当地的迪亚巴拉小学进行捐赠,为小朋友们送去书包、文具、课本、滑梯、秋千等物品,帮助学校进行教室装修,为学生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在2022年洪灾期间,项目组织开展助巴抗洪救灾捐款活动,帮助巴基斯坦灾民解燃眉之急。

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正式运营后,将和瓜达尔港海运线路东湾快速路等共同组成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的互联互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供稿:机场分公司  编辑: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