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集团公司在成达万营山轨枕厂召开2024年度施工技术观摩交流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张文格,副总工程师,技术管理部,各施工类子分公司、国际分公司、勘测设计院、检测公司和技术管理部门代表、工程技术专家和青年技术带头人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旨在通过现场观摩轨枕厂智能化建造,交流聚能爆破施工技术,对标先进找差距,相互借鉴学习补短板,提升集团公司智能化、机械化技术研究方向;聚焦隧道钻爆工艺工法升级,加快隧道聚能爆破技术推广应用,确保完成隧道双超治理全年“五项”控制目标。
张文格和现场观摩人员先后参观了轨枕厂办公试验区、轨枕生产区、轨枕养护区、轨枕存放区四大区域,在智能控制中心观看SCADA生产线远程监视及控制系统、PHM设备故障监测系统、MES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检测系统等操作演示,并就全自动桁架钢筋焊接、智能轨枕桁架检测、全智能箍筋加工、智能模具清理、智能喷涂、全智能安装预埋套管、全智能桁架安装、混凝土精装布料、全智能自动出入窖、智能养护、全智能翻转脱模、智能轨枕检测、智能化扣盖工位、全智能轨枕码垛等14个工位施工工艺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相互交流,对轨枕厂在拌和站智能化系统、桁架钢筋加工及安装智能化系统、轨枕生产智能化系统、蒸汽养护智能化系统、轨枕检验智能化系统及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6个智能化系统运用给予肯定和赞赏。
张文格与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对聚能爆破工艺优化进行指导。观摩人员就不同围岩钻爆参数调整优化、钻爆破孔钻设控制要点、聚能管与炸药结合工艺、周边孔间距及装药结构、连接起爆网络布设等关键技术与现场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心得。
成达万轨枕厂主要负责全线128万根双块式轨枕的预制,在运用数字仿真、工业机器人、视觉识别、大数据技术等众多前沿AI技术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和精益管理体系双赋能,形成集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双块式轨枕智能建造模式。经过前期探索、持续优化,通过“四厂合一”建设,厂区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44亩减少至120亩,在原有5个智能系统的基础上新增加1个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提出启用低压锅炉、研发桁架钢筋自动检测设备、建造升温中转区等3项技术革新;对轨枕检测设备、自动脱模设备、养生窖等3个工位进行提升改造;整个轨枕生产由最初的25名工人参与操作缩减至6名工人;日均生产1600~1920根,较传统轨枕厂生产效率提高80%;每一块轨枕的模具精度控制在0.25毫米以内,轨枕误差在1毫米以内,不同步产生废品的风险废品率由3‰降至1‰以下;相对传统蒸汽锅炉节能50%以上。
成达万铁路项目在光明隧道出口、明月山隧道进口钻爆施工中积极探索聚能爆破技术应用,通过不断总结优化,取得显著成效。每循环可节约打钻时间20~30分钟;周边孔数量减少约15.6%;周边眼炸药降低4.8~6.6kg;周边眼残痕率大幅提高,降低喷射混凝土约1.5%;相较于传统连续装药钻爆工艺,每循环平均节约成本18.8元。(供稿:成达万项目部 编辑:申阳)